东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5-07-17 07:04

为大力构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加强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高精细化预报预警水平,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参谋保障作用,根据《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合作协议》和《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公共服务系统、预报预测系统、综合观测系统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天气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气象综合探测格局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我市增建区域气象站81个,加上原有17个区域气象站,我市区域气象站达到98个,平均间隔密度为5×5公里,而且每个镇街均有一个站建在地面上。含有气温、降水、风向、风速、气压、相对湿度6要素的站有32个,其余均为4要素站(气温、降水、风向、风速)。2008年建成城市气候观测站,使用VAISALA自动气象站(16要素)1套。中小尺度灾害天气监测从1小时1次提升到5分钟 1次,监测能力明显提高。建成了一个大气成分观测站,正式开展臭氧、黑炭等大气成分的观测。开始了酸雨、梯度风、GPS/MET等特种观测,在高速公路开展交通气象能见度观测。

        2、预报、预测和预警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初步建成

        2008年东莞市气象预警信号发布中心建成并通过验收。建成大屏幕远程视频天气会商系统,实现与省气象局、城市气象观测站、各市气象局进行会商,也可与市三防办连线;初步建成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集约化东莞气象探测数据中心系统和预报产品分发平台,建立了分灾种的天气预报系统;开展了分镇预警业务;引进热带所grapes数值模式,尝试开展分镇预报业务。精细化预报和预警业务开始起步。

        3、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气象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时效性逐渐提高。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对象不断扩大,服务产品数量平均每年增长约10%;接收气象应急短信人数从原来的约2000人增加到现在的8000多人;建成了11个安全气象社区试点;改造了“12121”气象服务平台,充实和优化语音信箱内容,现日拨打量约为4000次;两次改版公众气象网站,增加信息量和网络互动,目前网站每日平均点击率达8000多次,影响不断扩大;从200911日起,自主制作天气预报节目东莞气象,每晚在东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每日为不少于350万市民提供气象服务,气象服务社会效益明显。

        4、信息与网络不断完善和提升

        配置65台电脑用于预报业务,增加中档次服务器10台,扩大存储空间。购入IBM高性能计算机,该系统具有万亿次浮点运算能力等特点。骨干网络网速达千兆、核心交换机双机备份运行。

        5、气象科技水平大幅提高,人才队伍不断优化

        与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联合,依托高性能计算机建立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依托省气象局引进强对流、暴雨、台风、高温和寒害预报系统,初步建立了分灾种的预报预测体系。十一五期间,市气象局投入科研经费约30 万元,发表论文15篇。目前,市气象局高工职称5人,工程师职称15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12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42人。2人入选广东省气象科技业务骨干,一批优秀青年走上领导岗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引进和使用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6、气象事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东莞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定》(东府令第88号)、《关于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东府〔2007111号)、《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东府办〔20088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东府办函〔2008188号)和《关于印发东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东府办〔200912号)等文件。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3月为全市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月。先后成立了东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东莞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保障中心。台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仍是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气象事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时期。新的发展时期,我市气象事业既面临着许多战略性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不利因素。

        1十二五东莞气象事业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1)广东省全力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气象事业发展带来历史机遇。广东省已将建立省部合作珠江三角洲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项目纳入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内容,列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73个重大项目之一,同时也列入了《广东省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和《广东省现代化产业500强项目表》。我市作为珠三角城市之一,必将依托该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2)我市的地形地貌、水系和独特的行政架构对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地处低纬,濒临南海,境内河网密集,地势东高西低,气象灾害种类多,一旦遇到极端降雨天气,极易造成城市内涝;风暴潮对我市沿海和水乡片镇街也有影响;我市人口众多,镇村经济发达,对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和信息传递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镇街一级没有气象机构。市委、市政府要求气象部门提高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加强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影响研究,建设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提高精细化预报、预测和预警水平。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开展需要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

        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未来五年,是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突出建设国际重要现代产业制造中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贸易转型升级三大重点,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现代产业核心区,打造园区、物流和商贸三大经济带,构建现代服务业、高新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临港产业和现代农业五大集聚区。这些都为气象科技服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十二五东莞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推动低碳绿色发展,对公共气象服务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公共气象服务管理不够科学合理,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不够完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强,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较差;气象预测预报水平还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要求,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预警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气象衍生灾害预报预测能力不足;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防御机制中各部门灾害启动的标准不一,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够;社会参与不足,信息员队伍气象专业素质不高,广大市民对气象灾害认识不足,自我防范意识较为薄弱。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突出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以需求为牵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气象、基层防灾减灾为重点,继续解放思想,着力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暴雨、台风等不同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预测体系,面向东莞制造业、生态物流业的综合观测体系,科技和人才创新保障体系,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的服务能力。

        (二)发展原则

        1、科学发展、先行先试

        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突破一切束缚气象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大胆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办法,不断推进公共气象试点建设。

        2、政府主导,依靠法制

        实现政府主导发展公共气象事业,公共财政支撑公共气象事业。进一步加强气象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构建气象灾害防御的法规保障和支撑,推动气象发展法制化、科学化。

        3、面向需求,服务引领

        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战略目标提供优质气象服务,把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气象事业的首要任务,把改善民生贯穿于气象事业发展始终,努力实现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

        4、一流目标,科学发展

        按照四个一流(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标准,推动气象工作在新起点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5、科技推动,人才强业

        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高新科学技术和气象最新成就来推动我市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科学有效应用于气象业务工作。

        6、统筹集约,注重实效

        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根据我市气象灾害频发、经济发达、城镇密集、人口众多的特点,突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促进气象事业效益的最大发挥。

        (三)主要目标

        2015年,基本建成以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继续提高中小尺度灾害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水平,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初步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温室气体监测评估,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立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实现四个方面的提高:

        1、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高

        建设既适应我市城市发展定位又符合现代气象业务体系要求的气象事业。建成适应我市城市发展定位的物流交通气象监测网,雷(闪)电监测网等;提高中小尺度灾害天气预警预报水平。突发性灾害天气预警能在灾害来临时平均提前1530分钟发出;晴雨、暴雨和强对流24小时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5%

        2、气象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加快各级、各部门参与的防灾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气象信息员队伍完全延伸到社区。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维持在80%以上,因气象灾害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大大降低,初步实现对农业、水利、交通等行业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3、气象对低碳绿色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加强对城市热岛效应、灰霾、温室气体的监测、预警和评估。为市委、市政府在气候变化对经济、能源、生态安全影响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4、气象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

        形成具有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人才梯度队伍,培养精通业务、管理的人才。十二五期间,我市气象局高工人数增加23人,工程师增加67人。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 着力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建设;加强综合观测能力;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和预警水平;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对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一)着力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建设,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率

        通过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设施建设、健全面向基层社区(村)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健全部门共建共享的横向联动机制,不断增加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以及改进公共气象服务方式,实现全市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全方位、个性化气象服务需求。

        1、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设施和平台建设

        完善市气象预警信号发布中心和区域站的软硬件功能,改进气象资料采集、存储系统和传输网络,主存储设备提高到100t以上,主干网升级到万兆;建设基于无线3G技术的服务系统。根据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需求,建立实时监控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各区域气象站和其它仪器运转情况的设备保障平台,实时显示各种常规和特种气象信息;建立集决策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实现具有针对性强、时效性高的决策服务和标准化程度高、业务运转高效的公众气象服务以及个性化、精细化程度高的专业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实现统一分发。

        2、健全部门联动机制

        加强各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提高对农业、林业、交通、旅游等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水平,开展气候变化对各行业的影响评估。以《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东莞市突发气象灾害防御规定》和《东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基础,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范应对气象灾害工作机制,加强应急责任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3、加强气象信息发布和接收能力建设

        进一步发展气象影视节目,加快中国气象频道节目在我市插播本地化节目和实时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的全天候不间断播出;改版气象服务网站,并增加英文版;改善应急服务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改进公众服务手机短信发布平台;加强与东莞广播电视台合作,增加播报频次和服务产品,及时插播预警信号和警报;加强与本地媒体交流和合作,建立气象专版;进一步完善12121气象服务电话平台,升级设备,改善功能,提高拨打率。加强基层气象信息接收能力建设。鼓励、帮助社区(村)采取积极的办法获取和转发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通过气象科普和加快社区(村)接收气象预警信息的能力建设,突破预警信息发布瓶颈,有效防范本地灾害天气。

        4、建立气象灾害评估系统

        建立重大天气气候灾害评估系统,提高评估灾害对经济与社会影响的能力,为拟定防灾减灾对策、灾后重建及救助、赔偿等提供依据。

        5、推动雷电灾害管理服务

        建立雷电灾害预警和服务系统,依托我市历史资料,制定雷电灾害区划,提供雷电灾害防御服务,为我市旅游业、物流业、制造业及其它行业提供防御雷电灾害的产品,推动我市的防雷减灾安全工作。加强闪电资料收集及管理,建立我市雷电定位系统,根据雷电观测历史数据、历年雷击调查进行区域划分,根据采集的闪电定位新资料,及时更新划分。建立重要场所防雷档案管理系统,按易燃易爆场所、旅游景区、物流港口和仓库及临时堆场分类,进行相应的防雷档案管理,随时调取信息(含分布图),为以上场所提供防雷预警或技术服务。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对大型工程、易燃易爆场所、重点工程(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做好各行业建设工程的雷击风险评估、设计审核、防雷装置检测,大力培育防雷技术市场。营造学术和技术氛围,创立我市的防雷学会,推动我市防雷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预报预测业务体系建设,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

        不断加强气象预报预测的科技内涵和精细化程度,加强业务流程的科学化管理,努力提高预报预测的能力和水平,满足气象防灾减灾需求。

        1、建立完善集约化的业务平台

        建立完善核心数据库,以数据库为核心,进行观测数据的预处理、监测、查询、统计、显示等功能建设,并预留扩展空间,将观测实况、灾情数据等进行集约化管理。以观测实况显示分析、天气笔记记录、天气会商为基础建立制度化的业务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2、建立完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系统

        完善台风预报预测系统,分析台风临近登陆时对我市的具体影响;完善强对流、暴雨、高温、干旱预报系统,利用遥测站、区域气象站和GPS/MET,对流层风廓线资料,研发出暴雨、强对流、高温、干旱预报指标体系,建立统计相似方程。完善其它已投入气象业务使用的系统。

        3、建立数值释用业务系统

        初步建立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进一步进行数值预报释用技术研究。建立数值解释应用方程,在温度、降雨量以及分镇街预报方面进行精细化预报。

        4、加强气候变化的研究

        构建我市长时间观测数据序列,对五十多年的观测站资料和多年的区域气象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我市温度、降雨、湿度等时空分布规律和风能、太阳能分布规律。研究新的暴雨强度公式。对温室气体进行监测,对城市热岛效应进行研究。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加强气候变化对我市生态、能源需求等方面的影响研究。

        (三)完善综合观测体系建设,提高天气气候监测预警水平

        进一步完善已有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海洋气象观测浮标站,推进松山湖、清溪气候指标站建设,全面布局交通物流气象观测网;加紧建立雷电灾害监测网,提升雷电预警水平;开展温室气体监测。

        1、完善已有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网

        对原有的98个中尺度区域气象站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资料的准确性、完整率和及时率。

        2、推进气候生态监测网建设

        根据我市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征,建成布局合理、探测项目齐全的气候生态监测网,其中重点考虑松山湖和清溪气候指标站。

        3、加快专业气象监测网和海洋气象观测浮标站建设

        主要建设交通气象监测网、旅游气象监测网。在虎门港附近海域建设海洋自动气象站,开展风向、风速、雨量、温度、湿度、气压、能见度等海洋气象要素的观测。

        4、布设雷电灾害监测网

        加紧建设覆盖全市的雷电观测系统,提高闪电观测能力。

        5、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高速稳定的信息传输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各单位、各行业间的信息快速交换与共享。建立气象信息数据中心、高清视频系统、网络安全系统,提高气象资料综合应用能力。

        (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体系建设,提高公众气象防灾自救能力

        通过气象天文科普馆、气象灾害应急宣传教育月等向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和应对灾害自救互救方法,使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从重点人群逐步推广到每一个普通市民。

        1、开放气象天文科普馆

        2012年开始对外开放,将采取定期向市民开放、不定期举办科普讲座等方式广泛深入开展科普活动,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2、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宣传教育月活动

        充分利用每年3月份为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月的契机,将市气象局公众开放日、气象科普讲座三进(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两大活动常规化。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气象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依托气象科技服务创新体系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使优秀人才成为我市气象事业持续发展的保障。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实施中高端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业务管理人才、预报专家、设备维护和技术开发人才,并积极探索人才合作方式、策略。

        2、推进人才培养

        积极鼓励市气象局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积极选派技术人员到省气象局业务单位进修;加强与省气象局的交流。积极推进气象部门与市直各部门、各镇街之间的联系,加强相互交流,拓宽工作思路。

        3、创新用人机制

        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竞争上岗制度,确立以业绩为重点的人才价值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评价、选任、激励的选人用人机制。探讨技术与管理不同的升职体系,并将考核、薪酬等与之配套。

        4、组建科研团队

        组建科研团队,对新探测资料应用、精细化预报预警技术、数值释用技术等进行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并加强新技术在气象服务上的应用。

        四、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将实施三大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供更多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初步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

        (一)气象预警工程

        建设内容包括东莞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和分中心、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和信息网络支撑系统五部分。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和分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市气象天文科普馆建设和松山湖、清溪气候指标站建设。

        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建设集决策服务、公众服务及专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实现中国气象频道在我市插播本地化节目和实时气象信息,完善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站、公共视频媒体、有线广播等气象灾害信息发布手段,实现灾前预先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快速评估。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灾害性天气综合信息数据平台、中小尺度数值预报释用技术平台和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运行平台。

        气象综合监测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海洋气象观测浮标站、闪电定位网和交通气象观测网,改造区域观测站网,强化气象技术装备保障,提升自动监测系统稳定运行能力。

        信息网络支撑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气象信息数据中心、省市高清视频会商系统、观测站环境监视系统、网络安全服务应用系统省-市20M高速网络带宽。

        (二)低碳发展气象保障工程

        进一步完善我市的大气成分监测,增加灰霾前体物等监测项目,初步建立我市灰霾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评估体系,并建设我市大气成分监测数据中心,新建5个温室气体监测站网,提高环境整治的针对性。

        (三)为农服务气象减灾工程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在14个农业园实施特色农业气象监测预警工程,为我市的蔬菜、水果种植、花卉园艺产业提供气象服务支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规划是我市气象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规划,是指导我市今后五年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科学部署,把规划的各项任务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指标和年度计划,严格考核,从组织和制度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督导检查

        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三)加大政策支持

        稳步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出台我市防雷减灾管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等配套规范性文件。加快台风、暴雨内涝、高温、干旱、低温等气象灾害普查,制定我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四)加大财政投入

        加大气象经费投入力度,支持气象事业发展。根据气象部门工作在地方、服务在地方、效益在地方的特点,将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落实项目资金。

附件:东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东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起止年限

1

一、

气象预警工程

(一)

气候指标站

气候指标站

新建

松山湖与清溪站点建设。包括土建工程、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通风空调工程、弱电工程、绿化工程等。

2011

2015

2

()

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1.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

新建

建设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系统、决策气象服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

2011

2013

3

2.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

实现中国气象频道在我市插播本地化节目和实时气象信息,完善广播电视台、手机短信、电话、网站、显示屏、公共视频媒体等气象灾害信息发布手段。

4

3.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平台

建设气象灾害灾情收集上报、管理系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象灾害灾情预评估系统,气象灾害灾中跟踪评估系统,气象灾害灾后快速评估系统。

5

4.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基地

建设气象天文科普楼。

6

()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1.灾害性天气综合信息数据平台

新建

建设预报预测系统实时业务数据库、历史资料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和应急信息发布平台。

2011

2012

7

2.数值释用预报技术平台

建设数值释用技术平台。

8

3.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运行平台

建设短时临近预警预报系统。

9

(四)

综合气象监测系统

1.海洋浮标站

新建

建设海洋浮标站。

2011

2013

10

2.各行业气象综合监测系统

建设雷电监测网、交通气象观测网、旅游气象观测网。

11

3.中小尺度气象自动站网改造

改造部分区域自动站。

12

(五)

信息网络支撑系统

1.气象信息数据中心

新建

建设气象数据中心。

2011

2015

13

2.气象视频系统

建设省市高清视频会商系统、观测站环境监视系统。

14

3.气象信息服务传输系统

建设省-市原有10M VPN IP4MMSTP20M10M MSTP 10M VPN IP)高速网络带宽。

15

4.网络安全服务应用系统

建设市气象局网络安全系统,完成省市通信带宽扩容。

16

二、

低碳发展气象保障工程

温室气体监测站网

温室气体监测站网

新建

在清溪、松山湖、虎门和南城采用国际通用的仪器开展温室气体观测,开展二氧化碳、甲烷观测。

2011

2015

17

三、

为农服务气象减灾工程

农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

14个农业生态园特色观测站

   

 

 

 

广东省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