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警

暂无 气象台发布

暂无 更新

  • 相对湿度:
  • 风向风速:
  • AQI:
  • PM2.5:
工作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要闻 >> 工作动态

致敬70周年:口述历史 刘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发布日期:2020-01-03 17:16:29    字体: [大] [中] [小]

 在风雨如磐中,他勇敢追寻共产主义的“电波”;在百废待兴中,他白手起家组建广东省气象局;在方兴未艾中,他四处奔走“磨来”卫星站建设基地……他的一生,如同一部广东气象史。他就是广东气象事业的奠基者——刘旭。


一、海归少年走上气象之路

 1933年,12岁的刘旭随父母由出生地新加坡回到祖国。但他面前的道路并不平坦——父母在一年内双双病重身故,与祖母相依为命。由于家境贫困,他只能到由华侨捐助的免费学校去读书。也是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学校里的党组织。小学毕业后,17岁的刘旭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被安排在学校做助教,以此为掩护开展地下交通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刘旭陆续完成了一系列重要任务,快速成长为一名勇敢、机智、忠诚、负责的地下交通员。经历四年的地下交通工作,刘旭领悟到,党的工作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出不得任何差错的严谨态度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成为刘旭一生工作中贯彻的信条。1942年,华南组织活动停止,闽粤赣边地区党组织失去了与中央的联系。到了1944年,为了恢复与党中央的联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决定组建电台。搭建电台的工作,成就了刘旭与气象事业的缘分。 电台成立时,包括刘旭在内一共有4个人。刘旭在老报务员的带领下,一边搭建电台,一边努力学习电台技术、密码、符号等知识。他们当时最重要的任务是寻找党中央的电台呼叫,恢复中断已久的联系。由于党中央的电台频率时常改动,又有国民党的电台干扰,这项工作很有难度。但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竟然成功接收到党的七大召开的新闻。对于整个韩江纵队而言,这都是鼓舞士气的大好事。此后,为了能够尽快上手电台工作,刘旭加紧学习,很快学会了辨听“滴滴嗒嗒”的电台声,掌握了机要密码编译等技能。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刘旭因为精通电台被调回梅州军分区,担任通信科副科长兼电台台长。三年后,他接到任务在梅州建立气象台站。从此,刘旭便开启了他一生的气象生涯。


二、为广东气象事业奠基

 1952年,广东武装工作部成立气象科,负责领导广东省的气象工作,为志愿军的军事活动提供服务。刘旭被任命为广东武装工作部气象科科长兼广州海洋气象台台长,负责组建气象科,成立气象领导机构,组织领导广东省气象工作。组建气象科完全是白手起家。凑来凑去,刘旭手中可用的只有12个人、两座气象台、3个测候所。建设气象科,首先要有一块合适的土地。农民的稻田不能征用,郊区的荒野距离太远供电不便。刘旭想来想去,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此时,中共中央华南分局警卫连的操场因准备用来建房而空了出来。刘旭立即向华南分局请示,能否将警卫连的操场作为气象科的建设用地。华南分局批准了这一申请。选址的问题解决了,但建房的资金却不足。刘旭找人搭建了三栋草房子——主体是木头架子,房顶用稻草盖着——一栋是办公室,一栋是宿舍,一栋是厨房。这就是如今广东省气象局的前身。广东气象事业就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1953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气象服务对经济建设的意义凸显,气象部门由军队建制转为地方建制。当时,气象职工普遍对于转制地方的做法不是很理解,很多人都不愿意转制到地方,不愿意脱下军装、脱离军队。刘旭是一名军人,更是气象科的科长。虽然不舍得身上的军装,但是他想到,如果自己都不支持转制,那全省的气象工作怎么开展得下去?身为老革命的刘旭时刻把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服从党的安排,努力做好广东省气象建制改革工作。他慢慢做工作、做动员,终于顺利完成了建制改革。1955年1月31日,刘旭被任命为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很快,广东省气象局组织架构和领导班子建立起来,广东省气象工作步入正轨。


三、组建站网推动气象专业化

 1958年2月,国务院指出:“今后气象工作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农业气象方面。”气象工作为了适应为农业服务的需要,提出以三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专专(即专区)有台、县县有站、社社有哨、队队有组”的气象服务网。在建设全省气象站网、发展县气象站补充预报的过程中,刘旭遇到了不少问题。首先是在推广县站补充预报工作过程中,有些县站的人员不太愿意配合。开展补充预报工作需要一天发布8次观测数据,工作任务重,专业人员缺乏。为了能开展这项业务,很多县站纷纷向省局提出增加人员的申请。其次,省气象台对县站预报的监督指导工作遇到了挑战。为此,省气象局对省气象台提出“大中小结合、长中短结合”的预报方针。“大”就是指全省、“中”指专区(市)、“小”指县。省台负责做全省的预报,市台在省台预报的基础上,研究本区域范围内的天气,县站则在收听市台预报的基础上,再根据群众看天的经验,制作出本县的补充预报。“中长短结合”则指长期、中期、短期天气预报相结合。1958年底,广东基本建成了全省气象台、站、哨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县站补充预报业务,极大地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科学预测加上经验总结,这是中国气象界的一个创举。县站开展预报工作是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奠定了广东气象服务工作基础,为本省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保障。


四、服务生产打开工作新局面

 20世纪50年代的广东,气象服务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人们不知何为气象服务,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服务。以渔民为例,他们住在渔船上,出海不看气象而是拜娘娘、求菩萨保佑。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亟待在社会上宣传。 刘旭提出要大力向群众宣传气象工作。1955年,广东省气象工作提出“预报下乡”的口号,一是让气象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业生产过程,熟悉广东省的主导农业、特色农业;二是让农民、渔民了解气象对生产的作用。“预报下乡”的试点推行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针对性的,重点就是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服务。通过大力宣传天气预报在这方面的作用,农民们逐渐了解到气象预报服务的重要性。1956年,天气预报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引起了各级党委和广大群众的关注,成为了人民群众每日必听必看的项目之一。过去渔民出海生命都没有保障,渔民中盛传“出海是鬼,返港是人”的说法。有了气象广播后,渔民纷纷买收音机收听广播,由原来菩萨的信众变成了气象台的听众。广东省地处热带、副热带地区,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天气和气候灾害种类也较多,经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1958年4月,当时的中央气象局提出“以服务为纲,以农业生产服务为重点”的气象工作方针。广东省气象局随之确立以灾害性天气服务为重点,围绕生产建设全过程,趋利避害开展全面服务工作的方针。1958年下半年,吉林省因严重干旱首次进行飞机人工降水实验,取得一定效果。1958年11月,刘旭率领人员在广州市郊首次用高炮输送干冰进行人工降水试验,这是中国最早的人工降水试验之一,从此开启了广东省人工降水的历史。1960年,广东出现春旱,在前期人工降水试验的基础上,广东省气象局组织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当地旱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77年的抗旱救灾,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气象部门开展了规模空前的人工增雨活动,增雨效果显著,大幅减轻了农业经济损失。

图为:1954年,广东武装工作部气象科第三次全省气象工作会议留念。第二排左起第三位为刘旭。


五、遇挫折失声十年终康复

 1968年,刘旭调动到广东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担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农林水办公室生产组副组长。不久之后,刘旭再次调任,负责筹建中南地震大队。1972年夏天,刘旭到新丰江的地震台蹲点监测调研,与3个队的同事一同工作约两个月。其间,刘旭患上了重感冒,发高烧到39℃,连续好几天降不下来。新丰江位置偏僻,地震台也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当地医生建议刘旭回广州医治,刘旭却一直坚守岗位。10天以后,监测任务完成了,刘旭的健康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从新丰江地震台回到广州,刘旭就不能发声了。医生初诊为“声 带水肿发炎,声带肥大闭合不全”。刘旭下决心抓紧治疗,吃中药、吃西药,同时采取针灸治疗,渐渐有了效果。他发现经过针灸治疗,能在拔针后不久正常发声2小时左右。因此每当刘旭有重要会议要讲话时,他就先去针灸,针灸后再去会场。1974年,刘旭调回广东省气象局工作。当年9月,从化气象学校开学,刘旭做完针灸,抓紧时间往开学典礼会场赶,做动员报告大约1小时。刚好报告做完了,声音也消失了,于是又回到医院治疗。医院的同志开玩笑说,刘旭的“发音机”又没电了,该换电池了。此时,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刘旭被确诊为声带功能受损导致的“功能性失音”。刘旭意识到,功能性的疾病要恢复是很困难的,治疗的时间肯定很漫长,于是渐渐转变了自己求医心切的心态。同时他也感到,自己靠药物治疗,身体越来越虚弱。刘旭认为,只有增强体质才能应对各种挑战。于是除了每三个月的例行检查,他逐渐减少了治疗次数,将重心转移到工作上来。失音后,即便无法开口讲话,刘旭也依然没有停止工作。他在工作中随时随地带着小本子,开会发言、指导工作、做报告等,他经常写好内容让秘书代讲。有时候刘旭急着想要表达观点,就边写边让秘书念。数年来,他一直用这种方法“说话”。从1974年开始,刘旭每天坚持晨练,早上五六点钟从家里出发,跑五公里,结束后按时上班。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刘旭突然感到声带发音略有加大,从此慢慢地竟恢复了正常发音。“始之足行,形成习惯,适量运动,坚持下去必有好处,乐观坦然,克疾制胜”,这是刘旭对自己战胜顽疾整个过程的总结。

图为:1998 年 7 月,刘旭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气象局委员会纪 念建党七十七周年大会上发言。

图为:2006 年 7 月,离休后的刘旭参观广东省电信台。


六、为新时期发展再出力

 1978年,国务院批准并开始筹建我国极轨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并且确定成立中央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很快,广东省气象局接到建设卫星地面站的通知。为了选择到合适的地点,刘旭一路从南海找到了番禺,从番禺找到了花都,找遍了广州市的郊区,都没有合适的。他不甘心,又把广州郊区重新找了一遍,最后发现石牌这个地方比较符合要求。这块地原本属于华南农学院(今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实习留用地,对方不同意将这块地给气象局建卫星地面站。刘旭四处奔走请求,用干涸喑哑的嗓子、迅疾挥舞的笔尖和真挚渴盼的眼神与省农业办公室、农学院一遍一遍地沟通协商。终于,省委、省政府从全国卫星事业、全省气象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批准了刘旭选定石牌地区建立卫星地面站的申请报告。当刘旭拿着省委、省政府的批示去找到农学院时,农学院却提出,因该院属中国农业部直接领导,因此还需要农业部的批准。再次碰壁的刘旭并没有放弃,他又继续向农业部申请,全面陈述建设卫星地面站的重要性、位置的关键性以及协调方案的合理性,最终如愿拿到了批文。这一次,刘旭一手拿着省委、省政府的批示,一手拿着农业部的批示,再访农学院。农学院最终同意了,但是有一个条件:将来气象局不用这块地了,要还给农学院,而且要写明在文件上。就这样,经过了无数次的测量、勘察,又经过了无数次的沟通协商,广州卫星地面站的站址终于落实。后来,刘旭在指导地面站工作时常常讲,要珍惜卫星站现在的地方,不然别人拿出来文件要我们还地,我们就没有协商的余地了。时至今日,当初刘旭费尽心力筹到的卫星站用地,在原来的基础上已经扩建成了“珠江三角洲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成为广东省气象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成为广东省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基地,成为孕育“世界先进、中国特色、广东风格”气象现代化的沃土。1983年,62岁的刘旭完成交接工作正式离休。离休后的刘旭并没有闲下来。筹建学校、关心老区建设、坚持学习、时刻关注党的方 针政策,为气象事业贡献着余热。(气象报社 刘钊,广东 陈德康 杨群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