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山市气象局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14-10-20    来源:   作者:     【字体:      

前 言

“十二五”时期(2011 -2015年),是中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迎接外部环境重大变化与挑战的五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称珠三角《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三个适宜”新型城市建设的五年。根据《中共中山市委关于制定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发展基础与战略目标

“十一五”时期,中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积极推进经济强市、和谐中山、宜居城市、法治社会、文化名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时期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

1.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指2006-2010年,下同)增长13.7%,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突破7万元(按现行汇率已超1万美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5:60.9:35.6调整为2010年的2.8:58.7:38.5;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23.2%提高到2010年的31%,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2005年的61.9:38.1调整为2010年的59.8:40.2。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3.9%。

2.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全市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3.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实现大跨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5%,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山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社区卫生站服务功能不断优化,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日益完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文化名城建设步伐加快,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实现镇镇有图书馆和健身广场、村村有农家书屋和健身苑。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实现新提升。

3.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建成古神公路、南外环路、北外环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公路通车里程累计达1917公里,年均新增117公里,公路密度由2005年的7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2010年的106.5公里/百平方公里。珠中江三地实现机动车年票互认,开通与珠海、江门跨市公交线路。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顺利通过全国生态市验收,总量减排和珠江综合整治考核全省第一。全部镇区建成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837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7.5%。中心组团、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投产运营,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4. 体制活力不断增强

贯彻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初显成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步伐。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深入开展,“一网式”审批功能日益完善。BT(建设-转让)、代建制等投融资和管理方式相继实施。完成政府机构新一轮改革。基本完成村级统一核算改革。推行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

5.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的较低水平。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镇社会保险总参保达到668.6万人次,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年均增长分别为8%和10.9%,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比由2005年的2.1:1缩小到2010年的1.7:1。基本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全面小康迈进。

“十一五”期间,中山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土地、资源和环境等约束日益凸显;二是交通建设不足仍是发展“瓶颈”,路网密度不高、道路通行及承载力不够,城区“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等问题突出;三是公共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要求,社会转型期矛盾增多,利益协调、矛盾纠纷排查和危机应急处理能力有待增强;四是主城区首位度不高,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以主城区为主导的城市格局尚待优化;五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改革任务繁重。

(二)发展环境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与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化,金融市场形势日趋严峻,这既会加大外向型经济发展压力,也为扩内需、调结构提供了重要契机;全球经济复苏孕育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浪潮,这既会凸显发达国家科技领先的优势,也为中山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优势领域抢占战略制高点提供了难得机遇;战略资源控制、技术壁垒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更加突出,这既会加大中山推进节能减排、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压力,也为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动力。

——从国情看,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平稳较快增长的趋势仍将持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扩内需政策加快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产业振兴规划加紧落实,新能源、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这既为中山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外贸出口提供了有利环境,也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区域、城市之间竞争将更趋激烈,中山在发展中长期累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过分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外贸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这既为中山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中山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出新的要求。

——从省情看,我省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加快战略性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体制改革率先突破,开放水平全方位提升。随着珠三角《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和粤港澳台紧密合作日益深化,广珠城际轨道建成开通,以及港珠澳大桥、中山至深圳跨珠江口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珠三角区域空间格局日趋优化。这既为中山提升城市竞争力、谋求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对中山深入参与区域一体化、再塑区位新优势带来新的挑战。

——从市情看,中山产业基础坚实,开放程度较高,政务环境优良,自然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比较富足,目前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加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着解决深层次问题、扭转传统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正确应对形势新变化,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确保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三)战略目标

1.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山”这个核心,积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增强人均意识和资源环境意识,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强化民生保障,抓紧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努力构筑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法治进步、文化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康、城乡一体的和美家园,加快建设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

2. 基本要求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山,必须把握好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二是更加注重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是更加注重合理界定市、镇管理权限,四是更加注重惠民生保平安促和谐,五是更加注重人的现代化。

要把握上述基本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

——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做到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提升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由外向带动为主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由产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管理体制中“统”与“分”的关系。做到宜统则统、宜分则分。既要从全市大局出发集中资源办大事,重点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开发、空间资源、收入分配、人才配备方面的统筹,又要简政放权发挥镇区积极性,增强镇区发展能力,形成统分结合、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

——发展取向中“人”与“物”的关系。做到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立足点,“强市”与“富民”紧密结合,统筹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使发展过程成为富民安民的过程,建设更给力更长久的幸福社会。

——增长动力中“内”与“外”的关系。做到内外并举、协调发展。既要拓展外源经济,推动外源经济本土化,增强带动力,又要做强内源经济,推动内源经济国际化,提高竞争力,打造内外源经济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

——产业升级中“新”与“旧”的关系。做到新旧并重、协同发展。着力调存量优增量,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新经济增长点顶天立地,传统产业再铸辉煌。

——统筹发展中“城”与“乡”的关系。做到城有优势、乡有特色。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提升城乡“五个一体化”水平,显著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共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3.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提前五年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目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城乡面貌有新变化,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1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研究和试验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力争经济较快增长,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为建设幸福中山夯实物质基础。

——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7‰。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国民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62:1。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达到19.4%以上,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968万公顷,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二、构建现代化城市新格局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优化城镇功能布局,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以城市转型升级带动产业和区域转型升级,引导产业布局同步优化,加强生态屏障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辐射力强的“一主三副多节点”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一)以空间优化为核心,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1. 提升主城区首位度

增强服务集聚功能和创新发展能力,把主城区建设成为高端要素集聚、现代服务完备、辐射效应显著的交通中枢和首善之区。适度拉大城市框架,向东、向北谋划新的功能拓展区。统筹规划城南、城西的发展,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便捷交通网络和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建设总部经济集中区,增强主城区的辐射力、向心力和带动力。高标准启动岐江河“一河两岸”保护开发利用“母亲河工程”。

2. 打造三个副中心

发挥火炬开发区、小榄镇、三乡镇综合实力强的优势,打造东部、西北部和南部三大片区中心,强化其交通枢纽、商务商贸、生态居住、物流配送等功能,增强其集聚与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与主城区互动发展的现代化副中心片区。继承孙中山革命遗志,争取省和国家支持,加快伟人故里翠亨片区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级的战略开发平台。

3. 做强特色专业镇

坚持政府推动、规划促动、投资拉动、产业带动的原则,完善国家产业基地所在镇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促其成为产业集聚度更高、行业影响力更大、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全国特色产业名镇。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欠发达镇区加快发展,提高全市协调发展水平。

4.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积极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促进区域规划、村庄规划与总体规划相协调。加大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力度,综合整治村庄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城乡。

加强与珠三角机场、港口、高铁客站等重大交通设施对接,全面落实“3015”工程,加快构筑立体化、区域化、功能化的交通运输体系。积极拓展对外交通,配合加快深中通道、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广佛江中珠城际轨道、中莞城际轨道、西部沿海高速铁路、南沙港铁路等项目的建设,实现区域交通对接的全面提升。

加快构建适应“一主三副多节点”城市格局的市域轨道交通和干线公路骨架网络,着力推进环状交通规划,建设连接南朗、火炬开发区、港口、沙溪、大涌等镇区的快速通道。加快推进交通干线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主干道和普通干线公路系统,加强片区、镇村之间道路对接,抓好桥梁维护和危桥改造工作,实现全市域快速通达。提升主城区交通设施水平,增加公共停车场,优化道路交通组织管理,确保城区交通畅顺。

积极参与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建设,启动市域轨道交通、慢行系统规划建设,完善和创新中山轨道交通、城市公交、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五大网络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实现交通方式多元化。重点抓好主城区公共交通、私家车分层分道立体化换乘中心规划与建设,实现综合交通枢纽的“零距离换乘”,提高城市交通通勤效率。坚持公交优先,增加公交和出租车辆投放,扩大新能源汽车覆盖面,稳步提高公交出行率,推进“限摩”工作。

加强河海岸线规划,严格控制河海岸线开发,提升已开发岸线综合利用水平。重视发展内河运输,推进出海口及内河航道疏浚整治,提高“一港五区”货物吞吐能力。加快中山港对外轮开放工作,提升开放水平。

2. 构筑现代高速信息网络体系

推动信息化与城镇化、工业化相融合,构建有中山特色的“数字城市”。配合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城市网络,加速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推进物联网技术开发应用,共建共享基础信息网络和公共信息数据库。完善“全域中山”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完善公共联合征信网络体系,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络。

(三)以错位集聚为原则,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速推进主城区的中心商务区、“三旧”改造试验区、综合改革试验区等载体建设,推动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依托火炬开发区,往南朗、民众等镇南北拓展形成东部沿海产业带,加快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和健康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建设。以古神公路为轴线,在发展花卉苗木业及水产养殖业的同时,整合全市资源重点打造2-3个市级新型工业园区。以小榄、古镇为中心,拓展形成北部特色产业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灯饰、五金、家电等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以三乡、坦洲为中心,推进南部出口加工制造基地转型升级。

(四)以宜居城市为目标,构建生态建设新格局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依托重要山体、集中连片农田、沿河生态廊道设置生态功能区,不断提升生态保障水平。实施绿化中山大地工程,推进绿道、城市景观林、公共绿地和沿河防护绿化带的建设,提高城乡绿化美化水平,加快规划建设马山、员峰山、五马峰等城市公园和五桂山主峰、金钟山、大尖山、南台山、铁炉山等森林公园。重点加强五桂山绿核、岐江河亲水宜居长廊、古神公路绿色生态带和东部沿海红树林湿地公园的保护和预控工作,凸显“一山一河一带一园”的生态保育格局。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巩固国家生态示范市建设成果。

三、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以培育现代产业100强和“三个一百”战略为抓手,大力推动“优二进三”,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推进绿色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 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依托大项目、大企业,引导关联企业集聚,重点发展技术密集、生态环保、关联度高、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打造若干全省领先、具有全局带动作用的战略性平台与项目。发挥中山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优势,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促进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核心器件及关键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专业仪器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推进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发挥在风电设备、新型船舶、电梯设备、重型燃气轮机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采取产业链接、技术互助和资本扩张等形式,加强市内外产业协作,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15年,力争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5%。

2. 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建立品牌,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支持名牌名标产品做优做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集群企业抱团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建设若干主导产业明确、关联产业集聚、资源设施共享、污染治理集中、废物循环利用的市级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示范区。加大力度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打造灯饰、家电等千亿元级,家具、五金制品、纺织服装等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3.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推进高端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快速发展。实施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一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坚持以应用促发展,加大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组织实施新兴产业产品应用示范工程。以健康医药产业基地和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为重点,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密集区。努力推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落户中山。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旅游等八大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产业服务中心、物流中心、休闲度假旅游中心、文化产业基地。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服务业资源整合、企业集中、业态集聚,打造服务业发展载体平台。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销售机构进驻。推进制造业服务环节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在提升“制造中心”水平的同时,加速向“营销中心、技术中心、创意中心”等高端延伸。发挥中山保税物流中心龙头作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工业设计等科技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等商务服务业,打造中山会展品牌,壮大创新型特色化的软件信息业,加快金融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特色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家庭服务等生活服务业。加快服务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建立服务业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服务业常规调查统计制度。到2015年,打造若干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5.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加强农桥路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适用性、基础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视粮食生产,实施“123”粮食生产工程,扶持超级稻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经纪人代理、网上交易等现代业态,拓展农产品流通领域。建立健全农业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规划建设若干农产品集中检测检验中心和农资专营市场。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规模化水产品养殖基地,打造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争创国家级苗木重点市场。

6.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加强全市招商资源统筹,重点引进大型央企、国内民营500强及优质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坚持把引项目和引人才、引技术、引管理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学习和探索先进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建设一批燃气电厂、热电联产清洁电源项目,提高区域电力能源保障能力。加强各电压等级电网建设,优化电网布局,提高输配电能力。推进市域天然气利用工程,扩大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加强石油、天然气储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成品油、天然气保障能力。

(二)以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为主导,坚持扩大内需

1. 扩大消费需求

探索建立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促进消费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发展。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培育文化、体育、娱乐、旅游、信息等消费热点,拓展教育培训、家庭服务等消费领域。举办各类会展节庆活动,扩大本地产品特别是名优产品销售。强化本市与各地的经贸往来,扩大内销市场。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改善消费预期,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

2. 优化投资结构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大力激活民间投资,增强投资内生动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加大交通、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促进相关产业投资增长。营造民间投资良好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和关键产业,提高实体经济投资比重。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