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肇庆市气象局 >> 政务公开 >> 机构与职能
肇庆市气象局年鉴2019
时间:2020-08-28    来源:   作者:     【字体:      

【概况】 2019年,地面观测、农气、酸雨错情率0.0‰,雷达业务可用性99.73%。全年共完成20次强降水和强对流、3个台风、秋冬季干旱和森林火险等预警服务。共启动内部应急响应4次,发布气象类预警短信242条次,共计8912万余人次,发布预警信号141次、发布预警信息累计1亿条次。通过绿色通道全网发布信息3条次(非气象类信息2条次,气象类1条次),累计接收人次达1300多万,停课铃安装数同比增长60%。圆满完成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专题服务20项,发布各类决策气象服务资料273份。现代化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全市184个气象站点通信系统升级。怀集新国家气象观测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气象灾害】肇庆市主要气象灾害为热带气旋、暴雨、强对流、高温、干旱等。

暴雨  2019年全市共出现暴雨29站日,较常年偏少5站日;汛期(3月9日-9月30日)出现暴雨28站日,较常年同期偏少3站日。3月9日肇庆正式开汛,较常年(4月8日)显著偏早近一个月。汛期全市平均降水量1485.4毫米,较常年略偏多9%;汛期内共出现了20次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过程。

热带气旋  201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9个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生成,生成个数较常年(26个)偏多3个。年内有两个台风(热带风暴“韦帕”、强热带风暴“白鹿”)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较常年(5.3个)偏少3.3个。初台“韦帕”于8月1日登陆湛江,较常年偏晚一个多月。影响肇庆市的台风有3个,分别为1907号台风“韦帕”(热带风暴级)、1911号台风“白鹿”(强热带风暴级)和1914号台风“剑鱼”(热带风暴级,未登陆广东),其中8月下旬台风“白鹿”对全市造成严重影响。

高温  2019年全市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为47.2天,较常年偏多20.7天,位居历史第一位;各县(市、区)高温日数为39~62天,四会、德庆高温日数超过50天。

低温  2019年,肇庆市低温天气出现在1月和12月;全市平均低温日数(日最低气温≤5℃)为5.3天,较常年显著偏少近7天。

干旱  10月中旬到年底,肇庆各县(市、区)连续无降水日数德庆、高要为69~70天,其余地区也达到51~56天。全市大部出现重度气象干旱,南部部分地区达特旱。

【气象服务】2019年,市气象局发布各类决策气象服务资料273份,启动气象灾害内部应急响应4次,气象灾害外部应急响应3次。发布暴雨、雷雨大风、台风、高温、寒冷、大雾、森林火险等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41次,并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农村大喇叭、乡镇服务站、电视、短信等手段及时同步发布;向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中小学校校长、村委会主任及乡镇气象信息员(协理员)发送气象预警手机短信累计868条约1亿条次;与市生态环境保护局联合天气会商,并发布空气质量会商意见,联合发布肇庆市大气污染会商简报116期。圆满完成2019年高台跳水世界杯、国际马拉松、国际半程马拉松、国际龙舟赛、南国书香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肇庆横渡西江活动、贺岁杯狮王争霸赛、中国广场舞大赛、粤港澳大湾区(肇庆)光影艺术节、全民徒步日、春节烟花晚会、春运、国庆黄金周、高考中考等20余项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保障任务;12121应急气象电话全年拨打量逾4.0万人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在肇庆电视综合频道和公共频道全年正常播出,各县(市、区)气象局均自主开展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公众通过关注肇庆市气象局的官方微信和微博“肇庆天气”,获取最新天气信息,微博粉丝数约27.5万,微信粉丝数约2.3万 。全年共向公众推送微信153条,微博3232条。

2019年肇庆市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1)最暖春节  2019年春节期间(除夕-年初六)肇庆市平均气温19.6℃,较历史春节同期显著偏高6.1℃,为1954年以来最高。

2)汛期提前报到  3月上旬,肇庆市大部先后出现了大雨到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8级左右雷雨大风和局地冰雹,较常年(4月8日)提前了约一个月开汛。

3)汛期强对流天气频繁  2019年汛期,全市强对流和强降水天气频发,共出现了20次强对流、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4月最为频繁,出现5次,其次为5月和7月各出现3次。

4)4.19暴雨致局地洪涝  4月18日到20日,受高空波动和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肇庆各地先后出现了大到暴雨,并伴有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4月18日到19日上午,暴雨落区主要集中在绥江流域北部怀集、广宁和四会一带;19日夜间到20日上午,暴雨落区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封开、德庆、高要一带;最大风速超过8级有8站,最大风速为广宁国家观测站31.0米每秒(11级)。此次暴雨过程范围大、暴雨中心流域特征明显、短时暴雨强(封开河儿口最大1小时雨强为66.8毫米,高要水南最大3小时雨强121.2毫米)、短时暴雨的站点多(1小时雨量超过25毫米有131站,超过50毫米有8站),局地洪涝灾害风险大,高要、怀集多个乡镇出现水浸、地质灾害,部分道路出现坍塌。

5)7月上旬强降水导致西江水位超警戒  7月9日到11日,受高空槽和切变线影响,全市出现大范围强降水。9日08时至11日20时,过程累计雨量超过25毫米有89站(占51%),超过50毫米有43站(占25%),超过100毫米有5站(占3%),最大雨量为肇庆市体育中心120.4毫米。加上受广西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影响,西江沿线水位持续上涨,11日23时,西江封开江口站迎来洪峰水位,水位涨至17.55米,超警戒0.55米。洪水平稳通过肇庆市,封开县城幸未受淹。

6)初台晚,台风影响较小  2019年影响肇庆市的台风有3个,分别为1907号台风“韦帕”(热带风暴级)、1911号台风“白鹿”(强热带风暴级)和1914号台风“剑鱼”(热带风暴级),其中8月下旬台风“白鹿”对全市造成严重影响。

1907号台风“韦帕”于8月1日1时5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沿海登陆,随后于17时40分在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沿海再次登陆,较常年首次影响肇庆的台风平均时间(7月6日)偏晚近一个月。受“韦帕”影响, 7月31到8月2日,全市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7月31日20时到8月2日16时,累积雨量超过25毫米有142站,超过50毫米有104站,超过100毫米有28站,最大雨量为肇庆农校239.8毫米。阵风超过9级有3站,最大风速为高要金渡21.8米每秒(9级)。

受1911号台风“白鹿”环流影响,8月25日16时开始到26日中午,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并伴有6到7级阵风。8月25日16时至26日15时累积雨量超过25毫米有168站,超过50毫米有162站,超过100毫米有104站,最大雨量为广宁潭布252.9毫米。最大风速为大旺区龙王庙水库18.5米每秒(8级)。

7)火热2019年  2019年肇庆市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为47.2天,较常年偏多20.7天,位居(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第一位。年内共出现14次高温过程,其中,5月中旬后期,全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封开、德庆最高气温分别为37.0℃和37.3℃,破两站5月最高气温历史记录,除广宁外,其余站点也可排到历史前三位;10月初全市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中,国庆当天高要、德庆最高气温分别为35.8℃和35.9℃,破两站10月最高气温历史记录,广宁、四会最高气温分别为35.3℃和35.4℃,也可排到历史前三位。

8)秋冬严重连旱,冬季降水创新低  10月中旬以后,肇庆市气温偏高、降水显著偏少,以晴朗干燥天气为主。10月11日至12月3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7.1毫米,其中11~12月全市降水仅1.3毫米,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连续无降水日数德庆、高要为69~70天,其余地区也达多达51~56天。全市大部出现重度干旱,南部部分地区达特旱。

9)最高级别森林火险预警长挂  肇庆各地从2019年11月4日开始发布最高级别的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到年底(12月31日)止,持续了58天。全市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直到2020年1月25日解除,整整持续了83天,时间之长为肇庆首次。

(10)最暖冬季  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肇庆市全市平均气温15.7℃,较历史同期(13.6℃)显著偏高2.1℃,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全市冬季平均气温的历史纪录。

【气象站建设】2019年,市气象局按照省气象局统一部署,组织技术人员对肇庆市全市184个气象站点进行了通信系统升级,将原有2GDTU和通信卡更换为4GDTU及通信卡,并对自动站运行主板进行了系统升级处理,在市局搭建新的数据转发中心,通信网络得到明显改善。

市气象局根据2019年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在广宁、封开各新建了一个小气候观测站,观测数据纳入省级信息及存储系统并利用观测数据开展气象服务,为农业保险指标的建立、气候与品质模型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气象科研】 2019年,市气象局组织开展气象科研项目的评审立项工作。收到51份项目申报书,确定《肇庆市防雷信息智慧管理平台》等27项为本年度立项项目,涵盖天气预报预测、业务平台建设、应用气象、防雷减灾等各个方面,其中,《高温及强对流天气对杏花鸡养殖的影响研究》和《基于保序回归的x波段雷达衰减订正算法研究及应用》获省气象局立项;28篇科技论文在《广东气象》《气象研究与应用》《中国科技纵横》等刊物上发表;19篇科技论文在第十六届泛珠三角区域气象学术论坛上进行宣读或交流;在广东省气象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中,4篇获优秀论文奖;在第十六届肇庆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9篇学术论文获三等奖;完成科研课题验收28项,完成科技成果登记8项。

【防灾减灾】2019年,印发了《肇庆市气象局气象灾害内部应急预案》《肇庆市气象局大范围暴雨服务标准化工作流程》《肇庆市气象局应急响应工作细则》等文件,进一步细化单位内部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印发了《肇庆市气象局响应〈 肇庆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工作细则》,进一步细化与三防应急预案的对接。与市应急管理局19个成员单位共享气象资料,扩大数据接入,全网发布气象预警、人防、森林防火等综合信息。加强与电视台、电台、报社等主流媒体沟通与合作,完善信息发布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国土部门合作,开展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建立肇庆市巨灾指数计算系统,能自动计算成灾指数、赔付金额,可在线查询保险合同、历史赔偿记录、雨量统计等,同时具有短临产品监测功能。2019年三次灾害性天气过程共赔付2180万元。(其中,2019.4.17-4.20强降雨过程赔付618.66万元,5月12日到6月10日强降雨过程赔付600万,8月22日-9月6日台风白鹿过程赔付961.34万元。)。成功举办2019年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积极参与肇庆市防灾减灾日咨询活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落实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和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监管;落实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民用爆炸用品、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场所、矿区、旅游景点及特殊大型项目等建设工程与防雷工程“三同时”制度;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警制度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气象现代化】肇庆市气象现代化2018年度考评综合指数86.9分,居全省第8名。肇庆市气象现代化2019年年度考评自评综合指数91.1分,较2018年度提高了4.2分。印发《肇庆市气象局关于开展2018年度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工作的函》,完成对6个县(市、区)的2018年度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工作,综合形成《肇庆市气象局关于2018年度肇庆市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情况的报告》,全市气象现代化得分平均82.2分,处于基本现代化阶段。推进“平安西江、交通气象”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在怀集、德庆新建两部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距离分辨率由原来的1千米提升至60米,有利于对短时雷雨大风、冰雹、龙卷等小尺度雷暴天气系统的探测识别。肇庆西江、绥江沿岸实景监控达到5千米精度。2019年“肇庆天气”微信号荣获肇庆市政务新媒体中心颁发的“优秀政务新媒体奖”。气象微博粉丝数较2018年增加了11%,超过了27万。

【雷电灾害防御】2019年,全市出现雷击事故4宗,办公、家用电子电器设备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17.86万元。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396宗,检测建(构)筑物座数1400栋,参与检测7650人次。防雷装置定期检测约1565宗,合计检测建(构)筑物约7061幢,参与检测约9260人次。其中,对全市范围内的加油站(库)、化工企业(仓库)、炸药仓库等危险爆炸环境场所全面落实防雷装置一年两检的安全检测制度,并对存在雷击隐患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整改率100%。

【人工影响天气】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制定《2020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并报肇庆市政府批准和省人影中心备案。制定《肇庆市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开展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工作。完成了标准化作业点选址工作,拟在怀集县冷坑镇三坑水库河水库建设一个标准化作业点。

年内开展了装备年检和作业人员上岗资格培训考核,并将培训和考核情况等材料报送省人影中心年审注册,将作业人员信息向市公安局备案,并为作业人员购买保险。加强与当地空管部门协调及申报工作,与佛山空管签订了《人工增雨作业协议》和《人工增雨作业与空管保障安全责任书》。年内开展一次人影作业。12月23日,于广宁县和怀集县作业点共发射8枚火箭弹进行人工降雨,增雨效果明显。

【《肇庆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定》修订】4月16日,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新修订的《肇庆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定》(肇府规〔2019〕5号)。《规定》修订的内容:一是对相应条款进行修改,进一步明确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政府主导”的原则。二是加强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特别是贯彻落实《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修订完善了恶劣天气停课、停工机制的相关内容;增加了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的相关要求;修订了部分预警信号含义及防御指引。三是根据本轮政府机构改革和部门职能调整,对改革后的应急管理、水利、住建、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及其相应职责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四是贯彻国务院建设工程防雷许可改革的要求,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修改

【气象、生态环境部门签署打赢蓝天保卫战合作框架协议11月19日,市气象局和市生态环境局举行打赢“蓝天保卫战”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市气象局局长梁域和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海滨出席签署仪式。双方合作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完善预报会商机制;二是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三是完善两部门的联合发布机制;四是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协调机制;五是完善部门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六是建立科学研究合作机制。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环境空气质量治理、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需求,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预报预警和科学决策支撑能力。

【气象、应急部门签署合作协议11月21日,市气象局和市应急管理局举行关于推进肇庆市安全稳定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防灾减灾协同机制建设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市气象局局长梁域和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黎锦焕出席仪式并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双方合作内容包括七个方面:一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二是强化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三是强化气象安全生产;四是健全完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五是共同提升基层应急减灾能力;六是共同推进灾害治理和安全生产法治化建设;七是强化保障措施。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