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位置:首页> 规划计划
云浮市气象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来源:  时间:2015-06-05 08:49:00 【字体:  
 

云浮市气象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

1)加强观测站网的管理和维护。

目前全市已建成区域气象自动站78个,区域气象站遍布全市每个乡镇、街道办、中型水库和重要场所。由于站点分散,路途远,给维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确保区域气象自动站正常运作,使其运营能力达到97%以上,来报及时率达到95%以上,必须加强管理和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升级。

2)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和教育。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和教育,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实现“气象先生、气象小姐”说气象和虚拟影视制作,提升电视天气实现节目的可视性和趣味性,打造有云浮特色的金牌电视天气节目,使更广泛的人民群众喜欢看电视天气预报,从而达到全民认识天气、掌握防御气象灾害和避险知识,减少因灾害生成的损失和伤亡,为各级党委政府防灾减灾和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

3)建立市-县气象通信备份系统。

建立市-县气象通信备份系统,保障气象通信安全。实现市-县原有2M SDH4M MSTP高速网络带宽建设,满足全市气象数据、高清气象视频的传输质量和传输带宽要求.

4)建立突发气象灾害及重大活动应急保障系统。

购置应急专用车辆、车载气象专用仪器,并建设应急响应工作平台,做到出现突发气象灾害或举行重大活动时,气象部门能迅速到现场提供即时气象服务。

5)建设气象为农服务站网。

建设乡镇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网,建设一定数量的气象信息显示屏、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等。完善农村气象信息员体系,加强培训与管理。构建和完善农村气象监测体系,加强农业气象观测和试验,开展特色农业气象观测,加快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能力建设,增强农业气象信息采集能力,完善农业生产评估资料库,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6)建设数值预报技术支撑平台,提升预报服务质量。

①建立实时天气的快速再现分析及诊断系统。

② 建立短时天气快速预报循环及精细化模式预报系统。

③ 建立数值预报快速响应启动系统。

④建立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预报系。

7)建立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预报系统。

引进和开发结合,建立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预报与决策气象服务可视化业务系统;建立预报预测系统实时业务、历史资料和气候系统数据库,使我市预报服务业务平台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的关键,也是整个气象事业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意见》,加强我市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建立我市业务单位科研开发力量组成的气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在中小尺度天气临近预警预报、分区预报、热带气旋预报、暴雨预报、雷电预警防护、灾害性天气延伸期预报、气候变化预测评估、等方面组建科技创新团队,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从机制上鼓励科研和业务单位分工协作,气象科研成果向业务服务转化。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建设若干个气象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动多部门间的合作,大力推进技术支撑和技术集成工作。加强气象科技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完善科技评价制度和成果登记制度,加强专利申报、软件登记和标准制订,推动气象部门出现更多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

气象部门是科技型部门,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立业之本。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培养优秀人才、稳定骨干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加快推进全市气象人才体系建设,开创全市气象人才工作新局面。到2015年,基本建成德才兼备、结构合理、能够担当我省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重任的领导管理人才队伍和具有现代气象业务科技能力、善于气象服务、富于开拓创新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气象社会服务能力体系建设。

(1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推进气候变化基础资料质量控制和数据平台建设。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开发区域气候变化检测分析技术,增进对区域气候变化事实、规律和机理的认识。开展区域气候模式的本地化应用技术研究,利用气候模式及降尺度技术,预测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云浮市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引进或开发适合市情的气候变化影响定量评估方法和模型,开展气候变化对云浮水资源、城市群、热带亚热带农业、能源、交通、电力、人类健康、生态系统、重大工程等的影响评估,划分云浮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开发相应的适应技术,建立云浮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分析,针对决策者需求,开展云浮市气候变化信息发布,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气候变化决策服务报告,为我市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积极承担云浮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机构的组建。加强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气候保护意识和决策者应对气候变化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

加强滚动短期气候预测,丰富短期气候预测产品,结合动力气候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物理统计方法和降尺度技术,滚动制作全市分县的短期气候预测,建立全市主要灾害的气候趋势预测业务,加强短期气候预测效果的检验评估。加快建立云浮气候资源数据库和监测评估系统,加强气候资源的高分辨率普查、评估工作,开展精细气候资源区划,制订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建立气候资源咨询决策服务系统。加强对气候能源开发利用和承载力的评估,开展针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重大生态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建设风力强度、太阳辐射监测网,开展大型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勘察、选址及资源精查和评价,提升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型可再生能源的评估能力,为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气象为农服务

构建和完善农村气象监测体系,加强农业气象观测和试验,开展特色农业气象观测,加快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能力建设,增强农业气象信息采集能力。大力发展农用天气预报,建立滚动的作物和特色农业产量预报业务系统。建立健全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抗御技术服务体系,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分析现代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建立多渠道农村气象信息传播平台,推动乡镇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发展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开发推广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展新型农民气象科技培训。

(3加强人工影响天气

加快建设与省级衔接的省、市、县三级人工增雨业务体系。逐步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探测系统,开展空中水汽含量观测。揭示不同云体人工催化的机理,引进云水条件数值模拟分析系统,研制开发作业预报预警系统。充分发挥多种作业手段相结合的高效作业体系,合理利用新型高效的人工增雨催化剂、催化作业工具、优化播撒方法。完善人影信息传输系统,开展人工增雨抗旱、河流和水库增水、森林防火服务和重大社会活动的保障工作。加大城市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紧缺地区的水源地及其上游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力度。

(4强城市气象服务   

加快城市气象观测场的建设,针对城市气象及次生灾害多的特点,积极开展城市气象要素极端值及其持续时间的临近、短期和中期预报,加强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发展城市区域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研究中小尺度城市区域大气数值模拟方法,提高对积涝、高温、浓雾、暴雨、雷电等城市气象灾害的预报准确率,提高城市气象预测、预警水平。建立城市生活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服务系统,开展城市突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强化城市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与快速响应。深入开展高影响天气对城市运行及重大活动的影响过程分析与评估,建立城市预报服务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全市气象信息小区广播和小区短信服务,提高城市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效果。开展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城市气候承载能力评估。积极开展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相关研究。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城市气象的服务机制建设。

(5推进专业专项服务

构建交通、农业、水文、气候资源、城市环境、雷电、干旱等专业专项气象观测网。以气象基本业务系统为依托,建立集需求分析、产品加工包装、产品分发、服务效益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大力采用先进的信息综合处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现代化的专业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专业气象服务手段的多元化和服务产品的可视化。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提高专业气象服务的科技内涵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满足全方位、个性化气象服务需求,实现气象服务效益的增值。加强部门合作与信息共享,大力推进专业气象服务集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