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浮市气象局 >> 政务公开 >> 法规标准
云浮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3-2035年)
时间:2023-11-28    来源:   作者:     【字体: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浮市加快

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2023-203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将《云浮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3-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气象局反映。


                                                云浮市人民政府    

                                                 2023616



云浮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

实施方案(2023-2035年)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2022121)精神,加快推进云浮气象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云浮气象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提供坚强支撑。

(二)发展目标。2025年,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合理、功能先进、保障有力、高效安全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提升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到2035年,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气象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气象深度融入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全市整体气象实力位居粤东西北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现代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核心业务能力稳步提升将气象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全市各级各有关单位科技创新工作内容,将气象科技纳入市级科技计划,从项目立项和资金保障上予以重点支持。加强气象创新团队建设,围绕智能观测和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智能数字化客观预报、气象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开展强对流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建设云浮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平台和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平台,提升气象核心业务能力水平。〔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责任单位均包含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下同,不再单独列出

(二)实施气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发展精密精准精细业务体系。完成新兴县气象局业务用房、云浮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搬迁、省级预警预报业务备份中心等建设。加快健全精密化气象监测体系,强化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网、村村有气象监测网、垂直观测系统等建设,建设太阳能、风能、温室气体等新型观测,统筹建设农业、河道、交通、生态、环境等行业气象观测网,优化站网布局,形成陆空天一体化气象监测体系。加快健全精准化气象预报体系,发展区域数值模式释用技术,构建三维立体智能网格预报系统,形成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提升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建设协同、高效的气象综合预报预测平台。加快发展精细化气象服务体系,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发展自动感知、智能研判、情景互动、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提升气象信息支撑能力,推进气象信息开放和共建共享,加快培育气象数据要素市场,提升气象数据价值挖掘能力,强化气象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保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海事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气象防灾减灾安民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构建全链条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新体系,提升气象服务综合保障能力。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推进“靶向式”预警信息发布,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精准度。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升区域风险评估能力。完善气象保险理赔体系,细化基于气象指数的巨灾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等灾害风险转移制度。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细化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停课、停工等触发机制。支持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镇(街)气象服务站,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构建“网格+气象”基层防灾减灾新模式。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云浮银保监分局、中国移动云浮分公司、中国电信云浮分公司、中国联通云浮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气象赋能生产富民工程,增强现代经济体系服务能力。一是提升乡村振兴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粤北(云浮)农业生态系统气象观测研究基地,建立覆盖全市大宗农作物及主要农产品的种植、生产、销售等全链条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云浮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展稻米、蔬菜、特色水果等特色农业分区、分作物、分季节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预报预警和气候评价。二是提升交通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基于大数据的现代综合交通气象服务平台,推进高速公路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交通预警能力建设。加强铁路、码头、临港物流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提升多式联运物流气象服务能力。三是提升“气象+”赋能发展能力。建立基于行业和用户行为分析的大数据平台,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提升电力气象灾害精准预报预警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应急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气象服务便民利民行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支持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质均衡的民生气象保障体系。围绕全域城镇化发展格局,构建以智慧气象为特征的精细化城镇气象保障服务体系,发展面向未来场景应用的智能气象服务。加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估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保障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强化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供给,聚焦“衣食住行游学康娱购”等服务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增强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优化生态旅游气象服务、康养休闲气象指数,挖掘气候生态资源价值,助力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融气象、生态、文旅、康养、研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应急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气象守护生态惠民行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支撑能力。加强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特色气候生态资源挖掘,创建“生态康养之都(罗定)”,深化“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云城、云安)”、新兴“中国天然氧吧”、罗定肉桂、稻米·“中国气候生态优品”等生态气候品牌价值提升与应用转化。建设云浮市气象卫星遥感中心,结合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和地面气象监测,开展生态气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加强对地区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生态灾害等生态因子的气象监测评估,建设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服务系统、生态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系统,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提高云水资源监测和作业效果评估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气象引才育才用才计划,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实施重点人才工程,组建2-3个具有学科优势和影响力的创新团队,着力培养一批在全省气象部门有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和青年英才。优化人才工作机制,用好我省、我市创新人才制度,完善气象高层次人才引进、柔性流动和优秀毕业生引进机制。加大对气象部门人才培养力度,在科研立项、教育培训、评选表彰、交流锻炼中对气象专业技术人才给予支持,努力建设一支作风优业务精通的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学技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形成合力,细化政策措施,着力推动解决制约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规范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气象资料使用等活动。各级政府要将气象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气象事业运行和建设项目所需经费按照气象双重财务管理体制,属于地方财政支持的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科学合理、稳定增长的地方气象事业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加大规划、用地、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力度。(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局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