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门市气象局 >> 政务公开 >> 政务要闻 >> 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世界气象日主题文章:守护蓝色星球 共建绿色家园
时间:2021-03-23    来源:   作者:     【字体:      

守护蓝色星球 共建绿色家园

——写在二〇二一年世界气象日之际

庄国泰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3日   第 10 版)


生命的存续离不开适宜的环境,天气、气候、水等自然环境要素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今年3月23日是第六十一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旨在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海洋、气候和天气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是为了纪念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年)实施计划的启动,为海洋和天气、气候等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寻求解决方案,“安全海洋”、“可预测海洋”和“透明海洋”是该十年计划的重要内容。

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强调:“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蓝色星球上,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面积的70%以上,包含了地球上97%的水,被称为“风雨源泉”。海洋也是全球气候和天气主要驱动力的策源地,处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等全球发展目标的核心地位。海洋孕育了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台风、热带气旋活动等不同种类的天气气候现象,催生了地球上破坏力极强、影响广泛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是海洋内部的洋流运动以及海陆之间的环流存在,塑造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复杂多样的天气气候现象。海洋还是全球气候的“调节器”,它通过自身能量的存储和释放,与大气进行水汽和热能交换,使地球系统能量保持动态平衡。其中,海洋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是气候系统最大的碳汇。

越来越多的观测事实表明,地球今天的气候系统处于一个非常脆弱的平衡之中。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气候声明,2011—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其中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3个年份之一。2020年全球海洋增温依旧持续,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海洋正处于无可争议的变暖过程之中。海洋经济是全球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海洋承载了90%以上的世界贸易,维系着距海岸100公里以内全球40%的人类生活。在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凸显的今天,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更加精密地观测海洋、深入了解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及洋流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我国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同时也深受海洋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海洋气象业务发展和科学技术研究,在国家需求牵引下,近年来初步建立了以沿岸海域为主的海洋气象观测网,以及覆盖我国近、远海的极轨、静止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业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洋气象观测体系,实现了10公里分辨率的海洋气象网格预报业务,并利用海洋气象信息发布站、海事电台、北斗导航系统等发布海洋气象信息,开展了面向港口及跨洋航运、海上石油开发、近海渔业养殖和海上捕捞等需求的专业海洋气象服务保障。经过不懈努力,海洋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提前6个月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0%,西北太平洋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缩小到70公里以内,台风定位和预报预警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国家气象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海洋气象服务区域的专业气象中心。2019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远洋气象导航系统全面投入应用,为船舶出行“量身定制”各类安全、经济、合理的最优航行线路,服务航线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区域。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气象服务已成为气象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全面推进气象强国建设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将着眼“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大力发展海洋气象事业。进一步加强海洋观测预报预警平台建设,弥补海上观测不足,形成海基、陆基、天基、空基多种观测资料的有效融合;增强海洋数值预报模式对海洋气象预报的支撑;提高台风、海上大风、海雾、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水平;加强海上风能资源精细化监测、评估、预报和预警;继续推进远洋导航服务,全面开展客运航线、港口作业、海上搜救、海洋牧场等气象保障,形成业务布局与流程高效协同的海洋气象现代化新局面,有力地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携手应对挑战,守护蓝色星球,共建绿色家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握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升海洋气象服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为海洋防灾减灾救灾、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国防安全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海洋气象服务保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科学支撑。

(作者为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