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编制情况

发布时间:2019-12-11 09:1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论述,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气象科普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18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制定气象科普发展规划。

  2018年初,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由局领导牵头,局办公室统筹协调,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具体负责,相关业务单位、省局人员参与的编写组,和由部门内部、外部专家组成的编写专家咨询组。经近两个月的时间,编写组按照任务分工边调研、边起草,先后五易其稿,于6月1日正式形成《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讨论稿。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先后共收到意见68条,采纳了51条。具体包括:6月7日,局领导听取规划编制情况汇报,提出了对整体框架、主要内容等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根据局领导意见和建议,编写组召开三次讨论会,对讨论稿内容进行修改;召开两次咨询会,听取科技部、中国科协、中科院、科普研究所等外部门院士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讨论稿;8月28日,局办公室发文,向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和内设机构征求意见;10月22日至23日在第六次全国气象宣传科普工作会议上征求与会代表意见,进一步修改讨论稿,形成送审稿;12月10日,《规划》经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12月19日印发。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做好五个“衔接”:

  一、注重与国家科普规划衔接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是全国科普工作的行动指南,气象科普工作是其中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与国家科普规划衔接将为气象科普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二是注重与《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衔接。这既是制定新时期气象科普规划的依据,也是未来完成气象科普规划任务的支撑。三是注重与《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年)》衔接。回顾过去气象科普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制定新的气象科普规划提供基础性依据。四是注重与内部各项规划衔接。气象科普工作涉及气象事业的方方面面,与气象部门内各专项规划有机衔接,是气象科普实现业务化和常态化的根本途径。五是注重与各省(区、市)气象部门科普发展任务衔接。更广泛的气象科普受众群体在基层,气象科普的影响力和成效检验也在基层,因此新的气象科普规划必须与省级气象部门科普发展任务相衔接。

  二、关于形势和需求分析

  《规划》第一部分分析了气象科普发展面临形势与需求,从五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气象科普工作取得的成就,一是气象科普社会化格局初步形成;二是气象科普常态化工作取得成效;三是气象科普业务能力明显增强;四是气象科普品牌打造特色鲜明;五是气象科普创作创新成果丰硕。同时,《规划》对气象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规划》分析了全国气象科普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需求。《规划》认为:加强气象科普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加强气象科普是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求;加强气象科普是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自身需求;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气象科普带来新的挑战。

  《规划》提出,在新时代气象科普工作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准确把握气象科普工作的新需求,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总体布局中,明确气象科普工作的定位、内涵、使命、任务,创新科普手段,拓展科普内涵,提升科普效益,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与气象科学普及“一体两翼”协同发展。

  三、关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规划》第二部分明确提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主要为“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二是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为指南;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坚持公益性基本定位;五是坚持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依托,以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为重点。同时,提出“深入推进四化”,即深入推进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发展。

  (二)基本原则。《规划》基本原则概括为,统筹兼顾、均等普惠;整体推进、融合发展;开放合作、分工联动;夯实基础、创新拓展。规划中对此涵义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展开。《规划》基本原则把指导思想具体化,体现了“五个衔接”。

  (三)发展目标。《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现代气象科普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可以概括为建成“四个体系”“两个达到”,即2025年要建成气象科普场馆体系,建成气象科普品牌体系,建成气象科普业务体系以及气象科普人才体系;气象科学知识社会普及率达到80%以上,科普水平达到全国科普领域领先地位。这一目标,既有一定高度和超前性,也有一定难度和可实现性;既有一些现实的基础,也还需要创造一些新的条件才能实现。

  落实局党组新形势下对气象科普工作的战略部署,解决长期阻碍气象科普事业发展的问题,在前期深入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凝练出未来八年气象科普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谋划气象科普工作与业务、服务、科技的融合发展,统筹兼顾、集约发展,形成推进新时代气象科普发展的合力。

  四、关于主要任务

  《规划》聚焦未来八年发展目标,围绕气象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以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为重点,着力解决气象科普发展进程中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五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找准气象科普发力点,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一体两翼”协同发展。面向重点人群,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和气象科学方法,倡导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有效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质。突出气象科学应用性,着力提升公众应用气象科学技术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能力,提升全民防灾避灾救灾意识和能力。积极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绿色环保、可再生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知识,提高全民建设美丽中国的自主意识和能力。特别提出,要重点加强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气象科普。

  二是融入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科普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互联网+”气象科普。以气象科普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全面创新气象科普理念、内容创作、表达方式、传播方式、运行机制、服务模式、业务平台。运用新技术完善气象宣传科普业务系统,实现气象科普信息的快速汇集、数据深度挖掘、服务即时获取、用户精准推送、决策有效支持。推进气象科普实体场馆体系建设,应用数字技术,建设数字气象博物馆(科技馆),开发现代气象科普展品展项。

  三是推动品牌体系建设,扩大气象科普社会影响力。充分调动各级气象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性,以全国性大型科普主题活动为契机、“四进”活动为桥梁、志愿者活动为抓手,开展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气象科普活动,打造名牌。加大气象科普创新创作支持力度,吸纳社会各方面创作力量,促进原创优秀气象科普作品不断涌现。鼓励气象科研、业务成果科普转化,挖掘、整理和传承气象文化遗产。鼓励社会相关行业和机构加大气象科学知识、重大气象科技成果及热点事件、人物的传播力度,提升气象科普品牌效应和传播效益。

  四是推动业务体系建设,促进气象科普转型升级。将气象科普有机融入气象核心业务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加强气象科普业务体系建设,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科普业务化建设。统筹谋划、建立全国气象科普业务布局和体系,理顺气象科普业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相应的业务流程、标准和规范。建立气象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形成气象科普资源汇聚和分享的新格局。在充分利用现有传播渠道基础上,拓宽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渠道。

  五是调动各方潜在力量,形成气象科普发展合力。完善气象科普管理机制。气象科普纳入各级气象发展战略与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建立气象科普评估评价制度。将气象科普纳入各级气象科技计划项目、重大工程项目、专项任务以及气象标准规范建设、气象教育培训中,并开展评估考核。扩大气象科普社会化途径。争取将气象科普纳入国家、地方、部门发展规划,深化与相关部门的战略合作,探索和创新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普合作模式。推动气象科普产业发展。探索气象科普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形成气象科普产业链。

  五、关于重点工程

  《规划》提出五项重点工程:

  一是气象科普场馆体系建设工程。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实体气象科普场馆体系,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史馆建设为核心,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建立完善科普展示空间,省级气象部门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场馆。积极推进气象科普公园、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和气象科普示范村等的建设。

  统一规划设计,依托若干有特色的实体气象博物馆建设数字气象博物馆,依托各类数字气象科普资源,建设国家级数字气象科技馆和虚拟现实气象科技馆。

  二是气象宣传科普业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工程。建设符合气象现代化业务的集需求分析、业务会商、选题策划、产品制作、产品发布、传播效果评估于一体的气象宣传科普综合业务平台。建成以中国气象科普网为主体,中国气象网(科普频道)、中国天气网(科普频道)为两翼的网站体系,支持和鼓励气象自媒体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气象知识》《中国气象报》、中国天气频道以及气象出版等在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普业务中的作用。着力打造在科普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气象科普传播品牌。

  三是繁荣气象科普创作工程。中国气象局联合中国科协建立气象科普创作基地,设立专项基金,择优支持各类优秀气象科普作品的创作。加强各类内容资源的融合共享、互补互动,形成优质气象科普资源的规模化效应。

  围绕公众对气象科普图书、新媒体、影视、展品展项、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繁荣气象科普作品创作创新,加强组织策划,形成气象科普内容品牌,提升气象文化影响力。

  四是气象科普品牌活动创建工程。将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活动周和(气象)科普日打造成为公众认可、社会满意的全国性气象科普品牌活动。继续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自办校园气象站,创造性地开展校园气象科普嘉年华、气象知识竞赛、宝贝报天气、气象研学之旅等多种校园气象科普活动。创建“防灾减灾气象知识竞赛社区行”和“气象专家进万家系列讲座”等社区气象科普品牌活动。组织气象专家深入农村开展“气象科技下乡”和“气象关注民生,科普助力扶贫”等农村气象科普品牌活动。进一步创新“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将“直击天气”“绿镜头·发现中国”和“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等专题气象科普品牌活动打造成名牌。

  五是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组建一支业务精、管理强的专兼职气象科普队伍,建立健全气象科普业务和管理人才激励机制。打造高层次气象科普队伍,建立国家级气象科普工作团队,鼓励和支持气象科研、业务人员从事气象科普活动和创作。建立完善气象科普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人员积极参加气象科普工作,建立一支来自主流媒体并长期关注气象的记者组成的气象科普队伍。推进气象科普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将气象科普业务和管理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推动行业高校气象科普专业学科建设。

  六、关于保障措施

  《规划》聚焦谋划2019—2025年气象科普发展重点任务和工程,是全国气象部门推进气象科普工作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也是明确气象科普工作任务、实施气象科普发展评估考核的依据,同时为各内设机构细化落实年度气象科普工作推进重点与任务提供参考,为各直属单位、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科普工作提供指导。

  《规划》第五部分,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即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完善经费保障、落实任务分工、强化基础研究。


广东省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