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惠州市气象局 >> 气象服务 >> 气象科普 >> 气象视界
中国科学院院士、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孙家栋:理解与协同成就今日事业
时间:2018-12-13    来源:2017-06-25   作者:     【字体:      

       11月30日,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最后一星——风云二号H星正式交付。中国气象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向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颁发了“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

  在风云二号卫星四十余年不平凡的自主创新发展历程中,特别是在风云卫星经历坎坷的时候,以孙家栋院士为代表的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始终坚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攻坚克难,与气象工作者一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铸就我国气象卫星今日的辉煌。

  “党和国家、人民的坚强支持,航天与气象工作者的互相理解、大力协同、无私奉献,是风云二号卫星实现技术发展、服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孙家栋院士在接受中国气象报社融媒体记者专访时说。(以下为孙家栋院士口述)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向孙家栋总师颁发“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奖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克俭颁发证书。

  谈获奖 谈职责

  我只是非常普通的一员

  我怀着非常不安的心情,来接受这一项非常高的荣誉。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今天的成就,依靠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单纯一个集体,而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航天人和航天产品用户的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下才取得的。我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工作经历的航天人,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

  曾有媒体问我,今年6月风云二号H星发射,我这个快90岁的老人,怎么还要到发射现场。事实上,并非我个人如此,每个航天人都是如此,只要到了特定时间,就要出现在特定的岗位上,这就是航天精神。

  谈航天气象配合

  气象工作者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航天工业是建立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科技水平基础上的。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大到强,不能仅仅归功于航天人,而是得益于各行业的大力支持。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当时,技术水平有限,条件比较艰苦,困难重重。我们能够坚持到最后,既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也离不开研制部门和用户部门的理解、大力协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负责总体研制卫星,与五院配合研发卫星平台;航天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努力,攻克卫星和载荷研制的难关;气象部门作为主要用户,在有不同声音的情况下,全力支持我国自主可控气象卫星的研发。

  当年,风云二号第一颗卫星发射时还比较顺利,但上天之后便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太阳光照射镜头时,卫星云图成像不是很清晰。面对卫星数据不符合要求时,气象部门积极与研制部门沟通,提出改进建议,为后续卫星的研发提供方向。为了让有缺陷的数据也能发挥最大效益,气象部门还通过设计算法等方式积极寻求补救办法。

  谈应用

  风云卫星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风云卫星为天气预报提供支撑,每个人应该都有感受。对于我来说,每天晚上7时30分,打开CCTV1,就能知道明天是晴天还是下雨。

  风云卫星应用广泛,在多个领域积极发挥作用。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就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卫星遥感图像最先发现的。

  风云卫星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服务全球,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提供支撑。全球气象观测数据量越大,整体预报准确度就会越高。所以,在保证我国使用的同时,今年我们将风云二号H星定点位置西移,可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谈期许

  未来还会有风云五号、六号

  风云卫星不是科研卫星,而是应用卫星,要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作为应用卫星,就要确保质量,稳定运行,不能今天卫星云图可以顺利接收使用,过两天又不能工作或者达不到质量要求。同时,它要能够长期运行,因此我们要不断研制它的接替者。总之,天基应用卫星系列一定是长序列具有连续性的,就好像城市的自来水系统,要长期供应不能间断。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确保气象卫星发展规划的前瞻性。卫星研制前期,要进行大量开发工作,做好技术储备;卫星上天后,要做到管好用好,扩大应用范围;同时,要组织力量,编制未来气象卫星的发展规划。

  正因如此,当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在天上运行时,我们又开展风云三号、风云四号的研制工作,实现了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

  未来的风云五号、风云六号气象卫星要靠年轻人去抓紧研制。我相信,气象与航天部门一定会继续通力合作,为今后风云气象卫星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