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市气象局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广州市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
时间:2021-09-24    来源:   作者:     【字体:      


广州市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11




一、前言

二、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环境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核心业务技术支撑能力

(二)推进气象大数据信息化建设

(三)加大气象公共服务惠民力度

(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建设

(五)促进气象服务社会化新发展

(六)提高气象治理的法制化水平

五、重点工程

(一)广州气象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

(二)广州“平安海洋”气象保障工程

(三)广州“中心城市”气象保障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

(二)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事业发展

(三)加强开放合作,拓宽发展途径

(四)提升党建水平,创新气象文化

七、附录:名词解释



一、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时期,也是广州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上水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广州市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于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创新,更好服务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国气象局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合作备忘录(2016-2020年)》、《广东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州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广州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细则》等进行编制,是今后五年广州气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与行动纲领。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在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州市气象部门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圆满完成气象现代化阶段性任务,基本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升了广州气象综合实力,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继续保持在全省气象部门的领先地位。

(一)发展基础

1.气象防灾减灾更加有效

“十二五”期间,“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广州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制定了《广州公众应对主要气象灾害指引》,构建了市、区、街镇、社区的四级气象服务联动体系。修订完成了《广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实现了与27个部门的应急预案100%无缝隙衔接。在全省率先落实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绿色通道”。2012年以来,累计发送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短信达1.2亿人次。

2.气象惠民服务更加优质

广州气象服务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建设网格预报数字气象服务网,完成全市共170个街镇气象服务站和2.4万多名的气象信息员(网格员)队伍建设。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由2011年的80%上升到了94%,气象知识普及率由2012年的90%提高到93.7%。建成了9个气象科普基地,年均接待科普对象6.5万人次。气象数据部门共享率达97%。完善了传统、单向的4种信息发布渠道,新开发了微信、微博以及“行讯通”、“广州天气”APP等9种新媒体渠道,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便利性达76.8%。

3.综合观测体系更加优化

建成8个各具特色的观测基地和30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实现每个街镇都有自动气象站,建成5部风廓线雷达、7个大气成分站、20部大气电场仪、25部能见度仪,监测要素从常规向非常规,从气象领域向城市生态、空气质量、农业海洋等拓展,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8%。积极推进大数据共享共建,推动气象观测数据统一收集、处理和共享平台建设。大力提升高性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完成400万亿次的气象高性能计算机在广州的顺利落户和业务运行,并初步实现与“天河二号”高性能计算机的对接。

4.气象网格预报更加精准

圆满完成了大城市精细化预报试点和市级网格预报试点任务,建立起数字网格精细化预报业务流程。精细化预报技术取得明显进步,最低温度预报误差从1.0减少到0.9,最高温度误差从1.5减少到1.2,晴雨预报准确率从80.4%上升为85.5%。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突发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为50分钟,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为92%。优化完善了“广州市环境气象业务平台”,提高了空气质量预报检验与评估能力,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达到良好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5.气象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以及实施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气象依法行政能力,争取了气象防雷行政审批在全国率先纳入并联审批,推进广州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的意见》、《广州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广州市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等重要的气象现代化政策文件。不断巩固和完善国家、地方双重财务保障体制,地方投入逐年增大。按照“一流台站”的建设要求,统筹集约,科学规划,全市气象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6.科技研发和人才建设取得突破

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了业务系统建设等8支科研创新团队。2015年全省天气预报、防雷技术两项职业技能竞赛中,均获得团体奖第一名,2名参赛选手获“广东省技术能手”和“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荣誉称号。在气象精细化天气预报技术等方面共取得科技成果14项,发表学术论文82篇,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积极开展局校合作,与中山大学环境学院共建观测研究基地,与中国海洋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全市气象部门硕士以上人才比例较“十一五”增长5.3%;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中级以上职称比例较“十一五”增长6.6%,40名高级工程师

(二)发展环境

1.发展机遇

1)广州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安全运行保障对气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亟需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十三五”时期,广州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都将发生新变化,“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战略的深入实施,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全面推动,“三中心一体系”以及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的加快建设,超大型城市发展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率先建立,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扎实推进,对提高气象预报预测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气象影响预报及风险预警服务的需求日渐突出,对构建“互联网+”的城市气象防灾减灾预警协同机制和保障体系的追求日益迫切。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对城市气象服务保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市气象事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2)高新技术和信息化为广州气象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特别是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广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使气象事业依托各种新型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促进气象预报向数值模式预报、地球环境预测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全覆盖,以及卫星、雷达、自动化探测等技术在气象监测预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广州气象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3)全面深化改革为广州气象发展开创新局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新机制拓宽了公共气象服务内涵,各行业需要更多个性化的气象服务,市民生活也需要更高质便捷的气象服务。国家和省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部署的有效落实,将推动破除气象管理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推动广州气象在防灾减灾救灾、现代气象服务、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管理体制方面发挥先行优势,推动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激发活力,为广州气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2.面临的挑战

1)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与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不相适应

目前,气象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存在,城市气象服务体系还不能满足广州作为珠三角城市群中心以及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需求。龙卷风、冰雹等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城市安全运行对气象影响预报及风险预警服务的需求日渐突出,科学发布台风、暴雨等预警信号、有效保障交通安全、城市内涝、空气质量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2)气象现代化实力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广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报和预警等能力还不够,短时强对流监测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需要提高,天气预报精细化程度离精准、精确的要求还较远。气象核心业务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比较明显。气象预报关键性技术的发展创新、新技术的应用还不能满足社会对气象预报的需求。气象人才队伍与气象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整体人才队伍素质与能力还有差距,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不足。

3)气象事业协调有序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气象法规以及标准化建设工作滞后于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大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不够完善,自贸试验区气象服务等体制机制还未建立。气象业务科技体制与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不相适应。气象行政管理机制体制障碍与全面正确履职的矛盾依然突出,亟需通过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加以解决,激发内生动力,更加科学融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贴经济发展新常态,紧跟科技发展新步伐,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服务生产、服务决策;坚持气象现代化主线,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智慧气象;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法发展、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新型的气象事业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广州气象现代化,为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供支撑,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走在前列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创新发展,强基固本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引领,在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上下工夫,在夯实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下工夫,更加注重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提升创造力和凝聚力,更加注重提升科技内涵,更加注重科研组织,以应用为导向推动气象科技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

2.协调发展,软硬并重

统筹协调各层级、业务与服务、业务与管理等发展,更加重视基层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和软实力。加快转变气象发展方式,提高整体气象业务服务水平,更好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提高气象发展质量和效益。

3.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主动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依托创新气象业务布局、管理方式、服务模式,实现气象业务、服务、管理集约化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4.开放发展,共建共赢

以全面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释放发展新动能,以共建共享共赢理念激发发展新活力,推进共建共享和科技交流,形成全社会共同发展气象的良好局面,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广州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5.共享发展,以人为本

坚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精准、精确、精细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始终把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民生摆在气象工作首位,千方百计提高气象预报水平和造福社会能力,使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民。

(三)发展目标

2020年,基本建成“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周到、资源共享、管理科学”的大城市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打造“更优质服务、更准确预报、更提前预警、更迅速发布、更有效联动”“广州智慧气象”品牌,气象依法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气象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率先在全省实现“过硬的、经得起检验”的气象现代化。

、主要任务

(一)提升核心业务技术支撑能力

1.优化城市气象智能观测系统

在全省率先完成云、能、天、日照等气象要素观测自动化。完善广州(黄埔)综合探测基地建设。完善风廓线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监测网,新建小尺度天气雷达网和南沙自动探空系统,增加城市边界层梯度观测和龙卷风视频监控点,完成广州雷达双偏振和自动气象站网升级,初步形成大城市龙卷风、冰雹等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立体监测网,实现每6分钟风温湿观测廓线产品。健全都市、农村和海洋生态气象观测,以及环境、交通、旅游、人体健康等专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花都交通枢纽安全气象观测基地。发展气象智能观测体系,应用物联网、穿戴技术、云技术,增强城市大气体征获取能力。开发全市统一的实时在线观测监控平台和观测装备智能系统。建立观测资料敏感试验平台,提高资料的质量控制水平。

2.发展基于数值预报的应用技术

坚持“数值预报+”的技术方向,利用区域GRAPES模式和集合预报的新成果,优化数值模式用于精细化预报的解释应用方案,发展基于对流尺度集合预报和大数据挖掘的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警预报技术。加强双偏振雷达等新型观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研发,提高中小尺度天气预报能力和灾害天气预警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时效,使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优化未来10天无缝衔接的格点精细化预报业务流程,提高降水、气温、风、能见度等气象要素定点、定时、定量预报水平。进一步提升山洪、地质灾害、森林火险、城市内涝等专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完善从化山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和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建设。加强雷电预警预报技术方法研究和系统开发,建立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等雷电监测分析和精细格点化预报警报业务。培养和引进气象科技领军人才,推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

3.开展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服务

加强延伸期(10-30天)天气趋势预报技术研究和业务平台建设,提高极端天气过程的预测能力。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全面评估气候变化对城市敏感脆弱领域、区域和人群的影响和风险,包括水资源、交通、能源、建筑、卫生、旅游等行业。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构建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指标体系,建设城市气候分析与应用综合服务平台。与中山大学联合在增城开展华南气候环境变化综合观测试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研究,夯实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开展城市规划中城市热岛、通风廊道、气候承载力等气候环境效应评估,强化气候资源的利用。编写《广州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4.发展生态安全气象保障技术

建立城市群、森林、海岸湿地、农田等生态脆弱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气象监测站网,建设海珠国家级湿地公园综合气象观测基地。开展城市冠层模式、环境气象模式研究,加强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灰霾、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研究重大工程生态效益预(后)评估技术、不同污染源减排方案效果评估技术、城市化发展对城市生态影响评估技术,为大气污染防治、应急减排、城市规划、工业布局等提供决策支持。建立生态气象监测预警与评估业务平台,开展养生气象、人体健康气象服务和城市生态环境宜居性评估。

(二)推进气象大数据信息化建设

1.强化气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气象专网与互联网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培训、政务管理等的“云端部署、终端应用”模式。打造集约、可视化的气象信息全网在线监控管理平台,实现探测、网络、存储、数据监控全覆盖。推进市、区两级基础设施资源集中管理与共享,整合计算及存储资源,建立满足不同业务应用场景的基础资源池,实现资源优化、动态调配、按需供给、可视化监控。提升实时业务信息主干网网速,市到县网速提升至100M以上。增强高性能计算机能力,与超算中心深度合作,用好“天河二号”高性能计算机,支撑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科研工作。

2.提升气象数据开放共享水平

建立以核心气象业务为主体的气象云,利用电子政务云和社会公有云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气象服务。促进气象与各行业数据共享融合,推进气象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大力拓展气象数据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优化气象数据结构,重点整合综合探测设备数据、各类预报预警产品及公共服务产品,通过多种技术采集气象行业结合度高的跨行业数据,加强数据挖掘能力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社会型数据,并实现在公共气象服务和城市防灾减灾的应用。建立健全军地气象水文监测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军地双方气象水文和海洋环境信息实时共享、重大情况气象水文联合会商、突发气象水文灾害同步预警。

3.提升智慧气象服务水平

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气象信息服务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加快实施“互联网+气象服务”战略,打造便捷高效的智慧气象服务体系。构建全媒体气象服务平台,加速传统气象服务方式的互联网化转型,建立基于市民生活行为的大数据平台,研发更符合消费者习惯的气象产品,建立智能气象产品库,满足大流量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推进现代企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

4.完善气象信息安全体系

完善广州市气象信息网络技术规范,建立应用系统安全准入系统和全网统一用户身份管理制度,完善气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确保信息化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稳定运行。实现气象数据安全存储,建设省气象局的同城备份中心,实现网络、业务系统和数据备份。

(三)加大气象公共服务惠民力度

1.构建公众气象服务新模式

丰富与公众工作、生活、健康等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产品。开展部门合作,发布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预报预测信息,搭建气象产品云,实现气象服务云端部署、终端应用。加强多媒体技术应用,统一用户管理,形成覆盖微信、网站、手机客户端、桌面插件等多渠道融合的服务体系,实现跨渠道的个性化定制和按需服务。构建时空精细化、多要素、无缝隙的气象服务基础数据云平台,建立智能化服务引擎,建设用户请求精准响应、渠道产品自动适配的一体化气象服务系统。到2020年,建成“互联网+气象”个性化、智能化全市气象服务体系。

2.提升气象服务“三农”能力

深化广州都市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设白云都市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和从化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创新基地,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物候观测和农田生态监测网。研发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技术,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牌论证、重大农业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与生态效益评估,研发种源农业、生态农业等精准气象服务产品。拓宽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渠道,应用互联网、手机APP等技术手段,深入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3.增强海洋经济气象服务功能

对接广东“平安海洋”气象保障工程,积极推动广东气象科技园区在广州市落户和建设,建成南海海洋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和相控阵天气雷达站。完善海洋气象观测网,开展海洋气象影响预报、风险预警和海洋航运导航业务。联合海事部门,融合海事信息,优化广州港区气象综合业务系统,促进提升“海上丝绸之路”气象保障能力。

4.提升交通枢纽气象保障服务

探索建设与广州国际航空中心和物流中心相匹配的气象保障服务体系。优化航空气象观测网,构建国际航空枢纽气象保障服务平台;以广州高铁站为中心,完善高铁沿线气象观测网,构建铁路枢纽气象保障服务平台;加强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气象灾害监测,优化公路交通枢纽气象监测服务平台;探索气象条件对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气象监测服务平台。

5.提高气象科普水平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资源,通过“互联网+”方式,借助气象大数据,打造数字气象科普精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建成番禺防灾减灾科普基地,打造全市气象科普基地群,强化气象生态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青少年大气科学探究兴趣。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气象科普示范学校、镇街、村社,树立广州气象科普品牌。

(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建设

1.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气象保障能力

加强对城市气象灾害链、灾害机理、灾害区划、灾害评估的综合研究,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全过程的监控和预警机制,开发城市运行、生产以及气象因素致灾等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技术,推进灾害影响预报业务化,完善与用户决策相融合的风险预警服务系统。进一步推动健全以台风、暴雨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停课停工制度和防山洪地质灾害、防风、防汛、农业防灾减灾机制。增强气象服务公共应急保障能力,加强气象公共应急设施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防御指引,实现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与各相关部门应急处置预案的无缝对接,为用户采取应对措施提供支持。

2.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加强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与应急委成员单位通力协作,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纵向到底”的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发布多种类、跨领域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完成市、区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打造番禺综合应急管理示范平台,建成权威、统一、智能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做到全网发布、分区(乡镇)预警、目标人群接收,让社会公众得到更方便快捷贴身的服务。积极应用最新发布技术,提升“一键式”发布能力。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逐步接入多部门预警信息,提高预警发布覆盖面。建设防灾减灾决策辅助平台,集成气象融合多部门防灾减灾救灾信息的大数据库和实时分析模型,提升气象灾害治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决策服务支撑。

3.提高街镇村社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依托政府社会管理架构,构建覆盖市、区、镇街、村社、网格的五级气象服务组织体系,推动气象服务融入城乡“网格化”管理平台,完善街镇气象信息服务体系,建立镇街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开展内涝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提高城乡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多部门联合制定村社防灾减灾服务点建设标准,开展村社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普查,建立气象安全村社认证制度,提高村社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4.推进巨灾保险气象服务

加强气象与保险行业协调合作,为建立气象巨灾保险制度提供技术支撑,建立气象保险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推动气象和保险行业信息资源共享,提升风险甄别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开拓保险专业服务领域,建立气象保险专业预报服务平台,开发气象保险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完善气象灾害保险专项预警机制。

(五)促进气象服务社会化新发展

1.形成多元气象服务格局

着力提升气象服务民生、服务生产、服务决策的能力,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气象服务新机制,让社会力量积极、有序参与气象服务。提升公共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机制,对由政府购买、市场主体提供服务的公共气象服务实行目录清单管理。积极培育气象服务市场,大力发展气象信息增值服务,逐步实现气象信息增值服务市场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参与气象服务,激发气象服务发展活力。

2.发展气象服务社会组织

发展气象行业协会,成立广州市防雷减灾协会,鼓励行业协会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支持基层防灾减灾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村社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提高基层村社对气象灾害的自理能力。引导扶持社会志愿者群体,鼓励参与气象科学研究和防灾避险科普宣传。

3.优化气象服务市场环境

建立有利于市场主体有序参与气象服务的竞争机制,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健全气象服务单位备案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制度,建立气象服务市场管理平台,加强气象服务事中、事后监管。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标准化气象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与安监、工商、通信管理、规划等部门合作,推进气象服务监管融入综合监管执法体系。

(六)提高气象治理的法制化水平

1.健全气象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立法储备研究,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推进《广州市气象灾害防御管理规定》等地方立法进程,调整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评估、设施建设、预警信息播发、应急联动与社会响应的职责分工等。积极开展气象标准修订工作,主持制定2项以上地方气象标准、1项行业标准。强化气象标准实施应用,提高气象综合观测、预报、服务统一性、科学性和效益性。

2.落实《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推进《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有效施行,建立广州市气象灾害数据库以及风险阈值库,公布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及防御重点区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认定。促进工业、农业、交通、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与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相协调。完善和实施暴雨、台风停工停课机制。加强农村学校、雷电灾害敏感村民集中居住点防雷装置建设。

3.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强化气象部门权力责任清单管理,完善气象网上办事窗口。规范气象社会服务事项。加强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市场主体失信“黑名单”制度,营造竞争有序的气象服务市场环境。

4.制定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气象服务市场管理办法

探索建立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气象服务国际化市场管理制度,制定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气象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事项“权力清单”,为自贸区气象服务市场营造公平、公正和便利的投资环境。建立市场化的气象服务标准体系,实现以标准引领市场、以标准管理市场。加强自贸区气象服务孵化基地建设。

、重点工程

(一)广州气象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

该工程依托广东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合作备忘录》中明确推进建设的“互联网+气象服务”工程项目。通过建设小尺度灾害天气立体监测系统、城市精细预报预警系统、加强山区气象监测预警与服务体系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广播系统,加快完善建设气象大数据系统,推进广州气象云计算、云存储、云平台的建设,深化气象大数据在加快广州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环境中的应用,提升气象精准化预报预警服务水平。

(二)广州“平安海洋”气象保障工程

该工程依托广东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合作备忘录》中明确推进建设的广东“平安海洋”气象保障工程项目,通过建设海洋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海洋及广州港区水上交通气象服务系统、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气象保障系统等,全面提升广州海洋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增强海洋经济气象服务功能,提升“海上丝绸之路”气象保障能力,为广州重点建设国际航运枢纽保驾护航。

(三)广州“中心城市”气象保障工程

该工程紧扣广州超大型城市发展的实际,服务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依托建设大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提升交通枢纽气象保障服务,打造城市内涝气象预警工程,构建城市生态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推动城市网格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向精细化提升,建立并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综合管理系统,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完善与广州超大型城市发展相匹配的气象保障服务体系。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

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科学部署,把规划的各项任务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指标和年度计划,从组织和制度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各区要结合实际需求和特点,在本规划的指导下,认真梳理本地区气象事业的发展思路,明确建设任务,全面组织实施。

(二)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事业发展

以规划为引领,加大气象事业相关项目建设力度,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各区要将气象发展规划纳入地方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和相应的资金渠道,建立健全与中央、地方气象发展相适应、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计划、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保障。

(三)加强开放合作,拓宽发展途径

加强我市与国家、省气象部门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强化气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加大气象部门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之间气象技术人才交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深化气象与交通、水务、农林、环保、体育、旅游、地质、卫生等部门合作领域和层次。积极推动多部门相互融合的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携手共同发展。

(四)提升党建水平,创新气象文化

推进全市气象部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重视加强党员教育培训。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践行“你的冷暖,在我心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服务理念,树立现代化的气象人形象,打造广州气象品牌,将文化内涵全面融入气象工作,以气象文化建设推动气象事业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