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市气象局 >> 政务公开
广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时间:2021-09-24    来源:   作者:     【字体:      

广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州市气象局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一年十一月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环境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努力实现更优质服务

(二)构建先进预报预测系统,努力实现更准确预报

(三)优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努力实现更提前预警

(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努力实现广州天更蓝

(五)完成应急发布系统建设,努力实现更迅速发布

(六)加强气象法规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更有效联动

(七)提高科技和人才软实力,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更有力保障

四、重点项目

(一)中心城市气象民生工程

(二)气象蓝天工程

(三)气象预警中心二期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

(二)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事业发展

(三)加强合作交流,拓宽发展途径

附件1:广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附件2:广州市2003-2008年自然灾害损失表

附件3:广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依据


广州是全国5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华南地区经济贸易中心,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每年都举办众多的大型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任务繁重。广州地处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复杂多变,一年四季都有气象灾害发生。“十二五”时期,广州市将进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加速的新阶段,“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打造中心城市品牌”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科学编制并实施广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广州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提供更优质周到的气象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贯彻汪洋同志视察广州防汛排涝和治水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等编制,是“十二五”时期全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专项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广州气象事业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文件的要求,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以“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广州市气象建设方案》,全市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1.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显著提升

——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明显提高。与“十五”时期相比,天气预报准确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具有参考意义的天气预报时效由3天延长到7天;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24小时温度预报平均误差小于2℃;台风影响广州预报时间提前36小时以上发布,提前了8%,暴雨24小时预报准确率达到55%,提高了12%,其它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短期气候预测,特别是汛期预测已成为决策部门防汛抗旱的重要参考依据。

——公众气象服务手段不断增多、公众气象信息覆盖率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加强与电视、广播、报刊、移动通信等部门合作,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12121电话、报纸、电子气象信息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类气象信息,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周到的气象服务。广州气象频道每天7:00至23:00不间断播出最新气象信息;广州电视台气象节目收视率位于广州地区第2位;广州气象网站年访问量达400多万次;全市气象短信手机用户已达200多12121气象电话年拨打量达60多万次;利用6家主流报刊传播气象信息;全市学校、社区、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共有200多块电子气象信息显示屏;2010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7.1%。

——决策气象服务得到高度肯定。城区防洪、珠江防汛台风防御、亚运保障等重大天气过程和大型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中,通过气象信息快报、专报、短信等决策气象服务手段为各级党委政府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大大降低了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决策气象服务效益显著,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高。制定《广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和流程,适时启动全市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参与各类应急演练,提高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响应实战能力;依托气象公众服务短信平台,配合市应急办及有关部门发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初步完成车载移动气象综合观测应急服务系统的建设,重要事件现场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加强灰霾天气的研究和监测预报,促进空气质量改善。通过灰霾和雾监测网,初步建立了区域灰霾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对影响大气污染物输送、扩散和变化的天气条件分析,建立完善灰霾天气预测预报业务系统。积极开展大气成分分析评估工作,发布年度大气成分公报,提交专项评估报告供政府决策参考。创新开展蓝天状况观测业务,为广州实现“天更蓝”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与市环保局的沟通合作,建立每日会商等合作机制。

——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开展防雷安全检查、检测,防雷减灾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开展多方位的安全生产检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场所安全监督,主动为企业进行防雷检测服务,保持了雷击爆炸及人员伤亡事故零记录。对8000多栋新建建筑物进行了防雷设计审核和防雷竣工验收。广泛开展防雷减灾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对社区、学校及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2008年进驻政务中心以来,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政务服务,满意率达到100%。

2.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初成规模

——风雨监测网的业务运行,提高了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新建了南沙、萝岗、白云气象探测基地和7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提高了地面气象观测的时空密度,增强了对局地强降水的监测、预警能力;建成了南沙、从化、增城边界层风廓线仪和萝岗对流层风廓线仪,实现了对高空风的全天候自动监测;新建了8个地基GPS水汽遥感探测仪,能够对大气水汽含量进行连续观测;初步建成了白云设施农业气象基地,对土壤温度、湿度和含水量进行连续监测,提高了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灰霾和雾监测网初步建立,为灰霾和雾的监测预报和评估工作提供了必要条件。新建了番禺、南沙、冒峰山灰霾监测基地,新增了对大气细粒子、黑碳和臭氧浓度等项目的监测;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18部水平能见度仪,可对大气水平能见度进行自动观测;布设了7部酸雨自动监测仪,加强了对广州市酸雨时空分布的分析能力。

——雷电监测网建设取得成效,为发布雷电预警、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及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新建了8部大气电场仪,提高了对局地性大气雷暴活动的监测能力;在从化建设了土壤电阻率观测场,可对雷电发生前后土壤导电性能变化情况进行观测,为防雷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初步建成了从化雷电防护野外试验场,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展了自然接闪和人工引雷试验,为雷电研究和防雷产品设计提供了试验场所。

3.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一定成果

——完成《亚运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研究》、《亚运马术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等数十项科研成果,其中《基于GRAPES的综合临近预报系统(雨燕GRAPES-SWIFT)》参加了北京2008年奥运示范项目,在国内多个省市推广应用,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建立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精细化预报系统。72小时内,产品预报时效达到逐三小时;72小时后(7天内),产品预报时效达到12小时预报一次。

——建设了国内首例、国际一流的集雷电观测、试验和业务应用为一体的大气雷电综合试验基地,在闪电机理研究和防护应用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4.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稳步推进

——南沙区气象局于2006年5月成立,南沙综合气象探测基地于2008年1月投入使用,该基地已初步形成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观测体系。

——萝岗区气象局于2006年10月成立,气象观测场于2008年12月建设完成,2009年7月投入业务试运行。

——白云区气象局于2007年2月成立,预警中心工程于2010年10月建成。

——增城市气象局2007年开展“四个一流”新型台站建设,通过广东省气象局达标验收。

——从化市气象预警中心于2007年1月投入使用。从化市新观测场于2007年10月建成,2008年1月开始观测。

——花都区气象局新观测场于2010年12月建成。

5.亚运气象服务实现既定目标

——2009年6月30日,在中国气象局亚运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广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成立广州亚运气象服务中心,按照“奥运标准,周到服务”的理念,全力推进亚运气象服务筹备工作。

——制定《广州2010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气象服务实施方案》,明确了亚运会、亚残运会气象服务的目标、需求、主要任务、服务产品、应急处置和进度安排。

——组建了亚运气象服务中心,下设11个部、3个分中心和7个现场服务团队。从中国气象局、省内外气象部门聘请了多名气象预报服务专家,参与亚运气象服务。

——新建了海洋气象浮标站和11个场馆自动气象站,引进马术比赛气象保障所需暑热压力仪(WBGT),实现了比赛场地气象资料的实时获取。

——研发了亚运会场馆精细化预报服务系统、亚运马术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等业务系统,实现了开闭幕式场地和比赛场馆的精细化预报。

——创新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完成中国气象频道广州本地化;实现亚运气象信息在亚组委info2000系统的实时显示,开通亚运气象服务中英文网站,完成亚运气象服务手册编写工作。

——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针对亚运会开闭幕式以及比赛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高影响天气,制定应急预案,做好人工消减雨作业准备工作。

——众志成城,亚运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取得成功。圆满完成亚运会开闭幕式、亚运赛事、亚运期间城市运行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受到亚组委、参赛运动员和观众等各方面的好评。

(二)发展环境

1.发展的机遇

    1)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全面提升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全省“首善之区”和国际大都市都蕴涵了大量的气象服务需求。如科学防御短历时强降水,有效整治“水浸街”;加强空气污染治理,缓解灰霾天气,实现广州“天更蓝”;大型运动会开闭幕式、焰火晚会、广交会、车展、横渡珠江等大型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加强部门合作,为交通、水务、电力等城市运行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加强应急保障,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分析气象条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等等。上述种种需求为广州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全面提升广州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才能真正有效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保驾护航。

    2)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气象部门自身谋新求变

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既是适应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气象事业自身存在的结构不尽合理、发展不平衡、软实力不强等问题的必然要求。气象工作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因此,广州气象必须结合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气象发展形势,大力提升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创新发展这条主线,深化国家与地方创新联动机制;加强自主创新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等支撑体系建设,才能确保在全省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

   3)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强化气象能力建设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广州市台风、暴雨、高温、寒冷等极端气象灾害明显增多。台风“黑格比”、“莫拉菲”、“狮子山”给我市带来狂风暴雨,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2009年“3.28”强降水、2010年“5.7”特大暴雨给我市带来严重的城市内涝,造成影响极其恶劣的“水浸街”、“水浸车”灾害;2004年罕见持续高温天气,引发多起汽车自燃火灾事件,全市用水用电连创高峰,多人因中暑死亡;2008年极端异常低温阴雨天气造成铁路运输和航班严重受阻,据不完全统计,白云机场共延误航班125个,取消航班34个,滞留旅客14000多名;1月30日,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等地区的旅客总数近80万人。极端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影响,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倍受关注另外,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权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防灾减灾、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气象的基础支撑作用,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进一步提高气象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必须大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

    4)加快转型升级需要科学利用气候资源

作为沿海重要的发达城市,近年来广州市社会发展、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都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调整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迫在眉睫。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气候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加大治理力度,近年来,广州的灰霾现象虽然有所减少,但平均年日数仍超过100天,在特殊气象条件下,仍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灰霾天气。因此,要实现把广州建成“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宜居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的目标,需要气象部门在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及空中云水资源;气候资源详查、精细化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5)强农惠农体系建设需要气象部门提供积极支撑

近年来,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水利设施、农田、鱼塘标准化改造和规模养殖场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但农村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业仍然是最易受天气气候影响的脆弱行业,农民仍然是最需要提供气象服务的弱势群体。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经济,统筹城乡规划、协调区域发展,规避农村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规划选址建设新村镇,气象科技下乡培育新农民,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需求。广州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标准化农田建设,推广设施农业建设,发展优质蔬菜、水产、花卉和特色果品产业)、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发展,农村防灾减灾和农村公共服务对气象服务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需要进一步强化气象为三农服务

    6)建设幸福广州需要公共气象服务助推给力

广州提出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施政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其主要内容是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而公共气象服务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转变机制,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2.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气象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面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形势,气象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气象事业发展面临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有待完善

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需求不相适应,公共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覆盖面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如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广州地区连续出现了长时间的低温寒冷和连阴雨天气过程,给城市运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2010年汛期发生多次暴雨过程,引发了城市内涝、泥石流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特别是“5.7”特大暴雨,雨量之多、雨强之大、范围之广为历史罕见,远远超过广州的排涝能力,造成了影响严重的“水浸街”、“水浸车”事件。虽然气象部门及时发布了较为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但是由于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不够完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存在瓶颈,应急处置能力薄弱等,影响了气象服务效益的发挥。

    2)提高机构建设的整体水平任重道远

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存在差距。由于广州市气象局成立时间短,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尚不能满足科学防灾减灾的需要,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业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数值预报释用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如“5.7”特大暴雨过程明显存在预报的量级偏小、精细程度不高,预警的提前时间不够长、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上述矛盾的化解都必须紧紧依靠加强机构建设。

    3)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有待强化

综合气象观测网的密度及布局、自动化观测水平和多种观测数据的综合应用尚不能满足精细化、个性化预报服务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市虽然已建有自动气象观测站225个,但仍未实现每个街镇均有布设的目标,特别是一些重要区域如人口密集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仍未完成自动气象站的建设任务,因此不利于在空间上对暴雨、强对流等天气进行连续监测;云量和云高、雨强等尚不能实现自动观测雷电、闪电定位、电场仪、风廓线、GPS/MET水汽总量以及为广州“天更蓝”提供技术支撑的大气化学成分监测等尚属起步阶段气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健全和完整;技术和装备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形势严峻。

    4)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有待建立

气象灾害防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起分工明确、责任落实、高效联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才能有效地减少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截至“十一五”末,海珠、荔湾、越秀、天河、黄埔区未设置相应的气象管理机构。此外,由于社区、街道等末端环节没有设置相应的气象信息员和责任人,在各级气象部门发布了预警信息后,无法及时传递至城乡居民并实现自防自救,必须加快市、区(县级市)、街镇、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建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紧紧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加快建立有利于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测天惠民、争创一流”的理念,以满足“水浸街”整治、空气污染治理、大型活动保障等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构建适应广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硬实力和软实力均衡、整体实力雄厚的现代城市气象业务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立足公益,服务引领

立足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全省“首善之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满足空气污染治理、大型活动保障、“水浸街”整治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以需求牵引公共气象服务,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全面提升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坚持测天惠民,争创一流

必须坚持发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和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积极实施气象民生工程、气象蓝天工程,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事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市民得到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惠;大力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完善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周到的气象服务;努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测天惠民,争创一流”气象服务品牌。

3.坚持统筹集约,协调发展

统筹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的协调发展;统筹好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等业务的协调发展;统筹好市和区(县级市)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统筹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4.坚持适度超前,率先发展

瞄准在全省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坚持适度超前广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领先广东其他城市,当好全省气象事业发展排头兵;增强辐射和示范能力,立足广州,辐射全省,放眼全国,带动省内气象事业加快发展。争取“十二五”末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达到国家中心城市气象事业发展水平。

5.坚持规划衔接,科学发展

做好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的衔接,确保《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贯彻汪洋同志视察广州防汛排涝和治水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穗字〔2010〕9号)、《关于提高我市气象预报预警能力等工作的会议纪要》(穗府会纪〔2010〕283号)等文件精神的落实,提高广州气象事业发展质量,实现市委市政府要求广州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目标。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和“测天惠民、争创一流”的发展理念,以满足“水浸街”整治、空气污染治理、大型活动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切实提高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努力做到更准确预报、更提前预警、更迅速发布、更有效联动,把广州气象工作提高到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新水平,更好地为国计民生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到2015年,基本建立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现代城市气象业务体系,建成较完善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充满活力的气象人才体系。气象保障服务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在气象灾害联动和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主要指标

——公共气象服务。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电视广播等媒体在5分钟内插播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广州气象频道实现24小时不间断播出气象信息,手机短信实现对全市用户快速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预报预测业务。气象预报预测整体水平较2010年提高5%;晴雨预报准确率保持在95%以上;24小时温度预报平均误差减到1.5℃以内;台风影响广州预报提前48小时以上发布;暴雨24小时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30分钟以上发出;天气预报精细化程度达到街镇级别。

——综合观测业务。台风、高温、强冷空气等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8%以上;强降水、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以上;实现每街镇都有自动气象站,市区平均密度达到3公里以下;将全市遥测站改成双套运行;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00万亿次每秒以上。

——基层台站。完成区级气象服务管理机构建设; 基层气象台站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作生活条件达到当地中等偏上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努力实现更优质服务

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提供优质公共气象服务,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公共气象服务品牌。加快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建设,制作更加精细化、更有针对性的预报服务产品。发展气象灾害专业业务系统,重点是城市内涝(水浸街)预警和风险评估系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和都市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等。分灾种开展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以及高影响天气对城市运行及重大活动的影响过程分析与评估业务。

构建和完善农气象监测体系加快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能力建设,加强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气象服务;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防御系统建设,切实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和效益。加强天气高敏感、高影响行业(交通、水务、环境、建设等)的气象条件监测预警服务。开拓海洋气象保障服务领域,提高海洋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非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条件和程序,依法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构建先进预报预测系统,努力实现更准确预报

依托气象基本业务系统,引进或开发先进预报预测系统,构建无缝隙、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大力提高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努力实现天气预报更准确。加强中尺度气象信息的综合分析,特别是发挥雷达、卫星、自动站、风廓线、GPS/Met等资料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作用,提高中尺度系统的分析、预报能力;加强各种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应用,提高定量预报能力;继续优化广州城市精细化预报业务平台,提高分区定量预报的能力;开发中尺度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工具,发展强对流(强降水)专业业务平台,提高强天气发生地点、发生事件、强度、持续时间等预报能力,使预报预警时效更提前;不断改进集约化的综合业务平台,提高业务系统和业务产品的可用性;加快预报员队伍成长步伐,通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研究和总结,把握天气气候变化的内在规律,提升预报员的预报能力;优化预报业务流程,提高预报工作的效率。

    (三)优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努力实现更提前预警

建设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的覆盖广州全市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努力实现灾害性天气预警更提前。建设和完善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大气成分监测网和移动气象观测系统;加强地基的垂直探测,加密雷电监测站和GPS/MET水汽总量探测站,升级改造广州天气雷达和风廓线仪,提升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短时预报能力;优化区域气象自动站布局,增强站点的代表性,在气象灾害高风险区、旅游区、交通道路等重点区域加密站点,逐步更新2005年以前建设的区域气象自动站,提高灾害天气的临近预警能力;全市遥测站实现观测自动化并改成双套运行,提高观测准确度和运行稳定性;完善专业专项观测系统,开发暑热压力仪,加强大气成分、温室气体观测,为城市气象服务提供专项数据;加强观测系统的监控,建设与自动化观测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观测应用系统开发建设,建立观测数据统一收集、处理和共享平台,强化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融合,充分发挥观测系统效益;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移动系统;开展海洋气象监测;完善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建立专职设备维护队伍,推进社会公司参与装备的维护,提升气象技术装备保障能力。

    (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努力实现广州天更蓝

开展温室气体监测、碳排放估算业务系统建设;大力配合有关单位共建广州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综合协调平台;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研究,为广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引进或开发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和模型,开展气候变化对城市能源、交通、电力、农业等的影响评估;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系统,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满足城乡规划、重点领域和区域发展规划、建设的需要。依托广州番禺大气成分观测主站建立广州区域大气成分中心站,增加温室气体、气溶胶等大气成分监测设备;建设广州区域大气成分预报预警平台,完善区域灰霾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评估体系;加强部门合作,积极探索缓解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措施,努力实现广州“天更蓝”。

    (五)完成应急发布系统建设,努力实现更迅速发布

根据《广州市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管理规定》,构建权威、畅通、有效的覆盖全市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系统,实现更迅速发布全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和突发事件处置信息。通过打造广州特色的中国气象频道、建立视频媒体气象信息制作发布综合平台、优化广州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网站、构建基于网络的互动天气社区网站、在人员密集场所增设气象信息显示屏、开通官方微博发布气象信息、与通信部门建立快速通道,增强短信发送能力、加密与电台连线直播、开通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咨询电话等,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完善《广州市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管理规定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全市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明确发布流程、落实发布责任,保障公众知情权,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六)加强气象法规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更有效联动

加快完成《广州市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办法》的立法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修订《广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公众职责,努力实现防御应对气象灾害更有效联动。加强与技术标准主管部门的联系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加快制定各类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评估、工程防护设计的标准、技术规程和规范。

充分发挥广州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作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重点加强与水务部门、国土部门、环保部门、农业部门的联动,推进信息共享、预报预警会商、人员交流、科技合作常态化;与广州市政府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相结合,积极创建气象安全社区(村),加强气象信息员、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气象应急服务链。

    (七)提高科技和人才软实力,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促进广州气象事业更持续发展。组建定位为技术开发型的气象科研机构--广州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研发中心。以市、区(县)级业务单位为基础,组建科技创新团队,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加强对各种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的引进、吸收、消化。从机制上鼓励科研和业务单位分工协作,气象科研成果向业务服务转化。积极推动多部门间的合作,大力推进技术支撑和技术集成工作。加强气象科技项目规范化管理,加强专利申报、软件登记和标准制订。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的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人才和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

    (八)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更有力保障

建立越秀、荔湾、海珠、天河、黄埔等5区气象管理服务机构,健全市区(县级市)、街镇、社区(村)四级联动机制。改造增城、萝岗、番禺国家气象站。加强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交换机、防火墙和网络数据库服务器、网络运行监测和保障系统等的业务信息网络建设,形成安全稳定、实时传输、快速处理的业务信息网络环境。建设气象信息数据中心和气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提高数据处理和共享能力。继续推进广州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研发中心、广州市防雷产品测试中心、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基地等广州气象预警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更稳固保障。

四、重点项目

为实现发展规划目标,更好地完成“十二五”气象发展主要任务,拟建设中心城市气象民生、气象蓝天、气象预警中心二期三个重点工程,分别包括3、2、3个项目(归纳为气象“323”工程)。

    (一)中心城市气象民生工程

以提高广州公共气象服务质量、更好地保障和服务民生为目标,建设“两系统一体系”(3个项目),即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系统、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城乡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实现气象信息特别是突发事件信息权威、规范、高效发布。

通过打造广州气象频道品牌,实现气象视频素材编辑管理,气象节目制作和分发,外景天气实况监控采集,重大天气直播,气象信息实时滚动发布等功能,为媒体提供录制和直播视频节目。打造立足广州,辐射全省的广州气象网站,提供广州及周边城市的精细、贴身、个性化的气象网站服务产品。通过气象信息咨询电话,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无缝隙的公共气象信息服务。通过气象信息显示终端传递各种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为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提供先进快捷的工作平台,提升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加强城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气象为各行各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构建无缝隙、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体系,提高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实现广州地区天气预报统一制作,网络联动,统一监控,集中管理,统一发布,分区预警。加强我市气候变化业务、服务和研究的基本设施和能力建设。通过气象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机的建设,扩大气象信息存储量,提高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实现气象资料无缝联接、检索和资源共享。全面建设区级气象机构,形成市、区(县级市)、街道(镇)和社区(村)四级防御气象灾害联动机制。各区(县级市)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法规规章和规划;气象信息员和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队伍覆盖城乡社区;完善各区(县)级市气象灾害应急移动系统,提高快速应急反应能力。每个区(县级市)都有符合“有工作场所、有人员配备、有应急处置、有接收终端、有宣传培训、有应急物资、有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标准的气象安全社区(村);推行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认证制度。

建设时间:2011年~2015年。

    (二)气象蓝天工程

以保障和服务广州实现“天更蓝”以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建设“一网一系统”(2个项目),即广州蓝天综合观测网,广州市应对气候变化系统。

建设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的覆盖全市的蓝天综合观测网。全面监测广州大气成分要素,为节能减排评估与灰霾预报预警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污染气象基础资料,为广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实现广州“天更蓝”提供强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提高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分析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水平,为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气象科技保障。丰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决策服务信息;增强为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布局、大型工程建设等方面适应气候变化的服务能力,为广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提供气象保障。

建设时间:2011年~2015年。

    (三)气象预警中心二期工程

为全面完成气象预警中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在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一期工程启用的基础上,建设以“两中心一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二期工程,即广州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研发中心、广州防雷产品测试中心、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基地。

通过气象预警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完善科研、科普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的功能。广州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研发中心以面向现代天气业务和气象服务业务的技术开发为主,重点围绕精细化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技术、现代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和现代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等方面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广州防雷产品测试中心主要开展防雷产品质量进行检测、测试、认证等业务,为政府防雷减灾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广州气象科普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展示公共气象服务成果,打造广州气象品牌,提高国民气象意识。

建设时间:2011年~2015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

广州市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维护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加强领导,科学部署,把规划的各项任务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抓紧推进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指标和年度计划,严格考核,严格奖惩,从组织和制度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全市各级气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和特点,在本规划的指导下,认真梳理本地区气象事业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编制有针对性的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并纳入本地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从计划和资金上予以保障。

    (二)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事业发展

满足公共气象需求,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加大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把气象事业发展全面纳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财政预算中,保证气象事业经费投入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并适度超前。坚持依靠公共财政发展广州市气象事业的理念;把“气象民生工程”、“气象蓝天工程”、“气象预警中心二期工程”等三大重点工程项目列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重大气象科技项目列入广州市科技计划。同时也要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形成合力,加大对气象工程项目及运行保障、科研技术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三)加强合作交流,拓宽发展途径

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和借力省级气象研发力量,加快广州气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加强部市、局校、部门间的合作,邀请国内外气象专家来广州讲学、访问、工作,参加科研开发、学术交流活动。以合作研究、智力引进、学术会议、培养学生等形式,加大广州市气象局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之间气象技术、人才交流。加强多学科的气象集成研究,以支持业务发展。不断深化气象与交通、水务、农业、环保、体育、旅游、地质、卫生等部门合作领域和层次。创新思路和方式,深化广佛同城气象合作。加强气象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气象的综合保障作用。积极推动多部门相互融合的综合观测、预报预测以及共享平台建设。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