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4-01-08 02:55



前 言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港澳,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是“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也是典型的气候脆弱区,台风、暴雨、雷电、大风、龙卷等灾害强度大危害重。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是气象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府和人民对气象工作的最大需求。“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佛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时期,也是气象部门开启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建设气象强国的指示精神,确保佛山气象高质量发展,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国气象局 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先行示范省建设合作备忘录(2020-2025年)》《广东省气象发展“十”规划》《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佛山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市气象发展成就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气象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市气象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重大工程以及保障措施。

《规划》是我市气象等部门和各区推进气象发展的基本依据。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


  

前 言 - 1 -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 1 -

(一)发展基础 - 1 -

(二)发展环境 - 4 -

1.发展的机遇 - 4 -

1)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新要求 - 4 -

2)人民高品质生活和国家战略新需求 - 5 -

3)科学技术孕育着气象发展的新突破 - 6 -

2.面临的挑战 - 6 -

1)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 6 -

3)制约气象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亟待破除 - 7 -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 7 -

(一)总体要求 - 7 -

(二)基本原则 - 8 -

1.党建引领 - 8 -

2.紧贴需求 - 8 -

3.科技赋能 - 9 -

4.深化改革 - 9 -

(三)发展目标 - 9 -

三、主要任务 - 10 -

(一)构建综合立体观测,夯实精密监测基础 - 10 -

1.推进多源立体观测网建设 - 10 -

2.开展智能协同观测业务 - 11 -

3.共建行业气象观测业务 - 11 -

4.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 - 12 -

二) 发展智能网格预报,提升精准预报能力 - 12 -

1.研发数值模式预报产品释用平台 - 12 -

2.建立健全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平台 - 12 -

3.提升龙卷等极端天气预报预警技术水平 - 13 -

4.增强行业气象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 - 13 -

(三)坚持趋利避害并重,强化精细服务供给 - 13 -

1.提升决策气象服务贡献度 - 14 -

2.提升经济社会防灾韧性度 - 14 -

3.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 14 -

4.提升行业气象服务融合度 - 15 -

(四)围绕核心业务技术,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 15 -

1.推进龙卷风科学研究与预报业务试点建设 - 15 -

2.夯实气象科技创新平台 - 16 -

3.提升生态文明气象科技支撑能力 - 16 -

4.增强气象科技创新动能 - 17 -

五) 完善发展体制机制,提升气象治理效能 - 17 -

1.全面提升党建质量 - 17 -

2.深化管理与技术体制改革 - 18 -

3.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 18 -

4.加强气象法制建设和标准化管理 - 19 -

四、重点工程 - 19 -

(一)“智慧气象”综合防灾保障工程 - 19 -

(二)“智慧气象”核心技术创新工程 - 20 -

(三)“行业+智慧气象”服务拓展工程 - 20 -

五、保障措施 - 21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21 -

(二)强化一体发展 - 21 -

(三)强化项目支撑 - 21 -

(四)加强监督管理 - 22 -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在佛山市委、市政府和广东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佛山市气象部门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奋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气象实力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为“十四五”气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

1.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新建自动气象站41个,全市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从5公里缩小到4公里;新建3X波段机械式双极化天气雷达、7部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雷达探测空间分辨率从1公里提升到300米,时间分辨率从6分钟提升到1分钟以内;新建1部风廓线雷达;新增大气电场仪、微压计、龙卷风视频监控共40台特种气象监测设备。建成本地化格点预报系统、龙卷和雷暴大风靶向发布系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等个业务平台,实现全市各区15天预报、精细到镇街的7天预报,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到73%,雷雨大风预警提前量由34分钟增加到42分钟,龙卷风监测预警技术率先在国内取得重大突破,3次实现龙卷风提前30分钟以上准确预警。

2.气象服务社会民生成效显著

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向公众提供全国位置天气智能互动服务。“十三五”期间新增网络电视、今日头条、抖音、大鱼号等4种发布渠道,公众可获得气象服务产品种类比“十二五”期末增加了89%,气象知识普及率由92%提高至96%。建立乡镇气象服务站62个和1200余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成立市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5,实现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与各相关部门应急处置预案100%有效对接。每年发布佛山市气象公共服务白皮书,主动公开气象公共服务的范围、种类和传播渠道,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居全省前5名。

3.气象服务经济发展效益明显

积极做好佛山新机场选址气象保障,高质量完成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观测任务,科学编制机场选址气象条件报告,得民航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获民航授予中南地区机场建设临时气象观测站示范基地”。主动融入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新增乡村自动站24个,新建村居电子显示屏20个。落实《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确定全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105家,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完成全市铁皮屋和工棚等易受大风影响建筑的普查统计,建成风灾防灾服务“一张图”和龙卷及雷雨大风等灾害预警靶向发布系统,实现面向防灾责任人的气象灾害快速靶向预警。全市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由“十二五”期间的0.35‰下降到“十三五”期间的0.03‰,逐步实现台风重大气象灾害“零死亡”。

4.气象助力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积极开展与我市相关部门合作,与市环保部门建立大气扩散条件会商和空气污染管控预警专报机制,持续提升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天气服务保障能力,助力佛山“蓝天保卫战”行动取得实效。积极参与佛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禅城区建成城市生态观测场,开展城市生态气象要素监测,为生态建设、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提供技术支撑。参加佛山市区通风廊道专项规划研究,提升自然通风、缓解热岛、降低污染的效果。开展佛山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及暴雨雨型确定,支撑佛山海绵城市建设。在国家5A级旅游区西樵山实施植物花期、气候舒适度监测预报,联手旅游部门共同开展生态旅游气象服务。

5.龙卷科学研究平台基本建成

加快推进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建设,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共建“强风暴与龙卷风联合实验室”,积极推动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建“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龙卷中心(佛山)”。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培养博士4名、正研级高工2名。组建龙卷风科技创新团队,开展龙卷监测预警业务试验。龙卷风创新团队首创性提出珠三角龙卷“影响台风路径”,凝练出台风龙卷的天气概念模型,建立了首个珠三角台风龙卷预报预警技术流程,受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院士和国家气象中心认可;团队荣获第八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岗位创新大赛全省第4名,荣获佛山市岗位创新工作大赛第3名。“十三五”期间,龙卷风研究中心先后49次、总行程9万公里赴全国各地开展龙卷等致灾雷暴大风灾情调查,建立全国龙卷灾害调查数据库,参与龙卷强度的国标制定,承担或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组织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办了全国首届龙卷风学术交流会。

6.气象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气象法制体系不断健全,出台《佛山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推进《佛山市强对流天气灾害防御条例》地方立法进程,全面落实《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市、县气象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布施行。气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气象综合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大力推动气象文化和文明创建,多项业务技能竞赛屡创佳绩,市气象局获评中国气象局模范机关、广东省文明单位,市气象台、龙卷中心分别获评市工人先锋号,创建了“黄先香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顾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广东省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先后有5人次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技术能手、广东省气象行业技术能手。

二)发展环境

1.发展的机遇

1)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佛山将以推进“双区驱动”和“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为牵引,争创“全国地级市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对佛山气象事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庆祝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2020年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作出批示,要奋力推进广东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示范省建设。中国气象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先行示范省建设合作备忘录(2021-2025年)。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多趋势的背景下,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加快推动佛山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瞄准佛山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提升气象保障服务水平,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2)人民高品质生活和国家战略新需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摆到重要位置,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要追求高品质生活,社会要实施高效能治理。特别是国家实施综合防灾减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举措,我市气象工作将在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中开启新征程。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引领,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加快发展智慧、精细、普惠、均等的气象服务,提升气象保护生命安全、赋能生产发展、致力生活富裕、守护生态良好的能力,才能顺应社会新期待,更好满足民生新需求,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科学技术孕育着气象发展的新突破

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气象发展的新引擎。遥感遥测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促使气象探测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高性能计算和同化技术为支撑的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促使天气预报向无缝隙、精准化方向发展;云计算、移动互联、新媒体等前沿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和应用,促使气象服务向智慧型、便捷化和全方位发展。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气象现代化和信息化,必将极大地促进气象快速发展。

2.面临的挑战

1)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区域自动气象站密度不高,村级气象观测仍有较大空白。城市垂直探测能力不足,三维大气连续跟踪观测的技术瓶颈有待突破。专门针对行业的气象监测站存在缺位,生态气象、交通气象监测处于起步阶段。台风风雨预报误差仍较大,暖区暴雨容易漏报,龙卷监测预警技术能力有待提升,冰雹预警准确率有待提高突发性、局地性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提前量仍不够。月度、的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波动性较大。针对灾害性天气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有待提升。精准、智慧、无缝隙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有待建立完善。

2)气象服务供给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需求不相适应

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不足,社会力量参与有限,市场在气象服务中的作用发挥不够。气象服务在广度、深度上还存在着发展不充分问题,气象服务在供给上尚未完全做到“精准、及时、便捷、高效”,针对生产型、生态型、战略性的中高端产品和有效供给不足。决策服务手段和方式还难以满足跟进滚动式的决策指挥保障需求,气象为市委市政府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绿色发展、公共安全等方面决策服务的支撑能力亟待加强。气象信息服务还未实现全覆盖,公众主动获取应用气象信息的意识仍有待提高。

3)气象行业各项体制机制需进一步改革完善

气象发展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在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公平开放市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给气象发展带来的挑战不断加大。统筹部门、市场、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气象发展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气象服务体制与构建开放多元有序的新型服务体系不相适应的矛盾、气象管理体制与全面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核心技术突破、创新人才发展受气象业务科技体制不完善的束缚仍然明显,亟需通过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加以解决。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大局,以实现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提升气象保护生命安全、赋能生产发展、致力生活富裕、守护生态良好的能力,为佛山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一核一带一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党建引领

加强党对气象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领导,把准气象发展的政治方向。强化党建责任,狠抓廉政建设,弘扬气象精神,凝聚磅礴力量。以党建带业务,以业务促党建,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2.紧贴需求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百姓生产生活,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着力推进部门之间的信息共商机制共建设备共用成果共享,大力提升气象改善民生、服务经济、保障生态、造福社会的能力。

3.科技赋能

把科技创新摆在气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牢牢把握科技发展大趋势,明确气象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力争在关键领域实现从“跟跑”向“并跑”和“领跑”的转变,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气象管理、制度、文化等的全面创新。

4.深化改革

增强改革意识,继续先行先试,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气象发展的服务体制、业务科技体制和管理体制弊端,建立系统思维和整体意识,补齐发展短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区域、城乡、科研业务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大气观测更加精密智能,预报预警更加精准可靠,气象服务更加精细普惠,科技创新更加自主活跃,气象治理更加完善有效,人才资源更加优质充裕,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协调。建成适应需求、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保障有力、高效便捷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整体气象实力居全省前列,龙卷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佛山市“十四五”气象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 号

指 标

2020

2025

一、大气综合监测能力

1

自动气象站密度

4×4

3×35×5

2

相控阵雷达密度(部/每百平方公里)

0.18

0.29

3

气象探测数据量(TB/年)

50

≥7070

4

三维大气廓线站点数(个)

1

2

5

通信网络带宽(M)

200

500

二、气象预报预警能力

6

24小时网格晴雨预报准确率(%)

81

≥85(83

7

24小时网格暴雨预报准确率(%

55

6060

8

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

40.6

≥50(50)

9

龙卷预警命中率

/

25%

三、气象公共服务能力

10

跨部门共享气象数据流量(GB/日)

0.5

2

11

行业气象服务水平(分)

60

7575

12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

84.2

≥86

13

气象知识认知度(分)

62

6868

四、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14

专利、软件著作权或论著数量(个)

1

3

15

硕士研究生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在职比重(%

30%

38%

五、现代气象治理能力

16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服务覆盖面(%)

44

70(63)

17

立法与制定、修订气象相关标准(部)

/

1

注:括号内为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2025年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综合立体观测,夯实精密监测基础

1.推进多源立体观测网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推进我市级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优化升级自动气象站网,在2025年前,推动我市自动气象站密度达到3×3公里。全力做好佛山新机场建设气象保障服务,推进顺德、高明区气象观测站建设在高明区布设两部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雷达,提升新机场周边探测能力,弥补高明区的强对流天气探测盲区。建设三水和顺德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提升局地强降水和冰雹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卫星产品接收平台,加强风云四号等高时空分辨率气象卫星遥感产品的本地化应用。建设三维大气廓线观测站点,增加激光测风雷达、拉曼激光雷达、臭氧激光雷达、毫米波云雷达等观测,推进无人机气象观测试验,提升大气垂直监测能力。建设市级移动检定与维修维护平台,提升设备运行的业务保障能力。

2.开展智能协同观测业务

开展S波段天气雷达、X波段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和地面观测等的协调观测业务。开展多种气象装备针对特定目标的智能弹性观测、协同组合观测、交叉验证观测和连续跟踪观测业务。探索开展基于5G、物联网等技术的微型自动气象站、实景监控智能感知平台组网建设和应用。鼓励社会资源利用便携传感器、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等技术,实时传输和获取气象观测数据,形成“观测即共享”、“观测即服务”的社会气象观测业务新格局。

3.共建行业气象观测业务

围绕佛山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等定位,聚焦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加强部门合作,利用多方探测设施和多源资料融合技术,共建共享农业、交通、旅游、生态、电力、重点单位等跨行业气象观测站和多源信息监测网。监测数据和产品主动融入“数字政府”,满足各行业个性化的气象保障服务需要。

4.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我市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气象主干通信网络,主用网络带宽省市升级到500M,市、区升级到100M,大幅提升气象信息传输能力。依托市政务云、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平台,构建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云”、气象业务系统为“端”的“云+端”气象业务新模式。综合运用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完善网络安全实时监测监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兼具卫星通信应急备份和北斗应急指挥系统的巨灾信息保障通信网络。

(二)发展智能网格预报,提升精准预报能力

1.研发数值模式预报产品释用平台

基于国内自主研发的GRAPES等多个数值预报模式,研发集模式适用技术、历史统计规律、地形订正、多模式集合预报、人工智能、自动误差反馈订正等于一体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平台,解释应用数值预报产品中大量精细有效的信息,提高精细预报的水平和能力。

2.建立健全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平台

以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为基础,加强无缝网格预报预警核心技术研发,逐步建成从分钟到月的无缝隙集约化业务体系,发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公里级分辨率的实时监测、短临预报和短期预报平台,针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龙卷等不同强对流天气类型,发展精细化网格预报和风险预警技术,建立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的标准化业务流程,发布精细化到镇(街道)的气象预警产品,建立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

3.提升龙卷等极端天气预报预警技术水平

加强相控阵雷达、双极化雷达等新观测资料的短时临近预警技术应用,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智能预报预警模型,建立完善快速滚动更新的高水平分辨率短时临近智能预报业务,探索人工智能识别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自动编发预警信息。建立针对重点天气类型的监测、预报、预测产品的标准化、客观化、定量化检验评估系统。强化检验结果在智能网格预报、预报预测技术改进、产品实时订正等方面的应用。

4.增强行业气象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

利用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完善专业气象预报系统,特别加强能源、通信、建筑、农业、水利、交通、生态、旅游、地质、林业等重点行业气象预报。研发专业致灾模型,构建高影响气象灾害风险指标体系和确定致灾阈值,结合气象网格预报产品以及所在区域承灾体信息,对潜在灾害影响区域进行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重点发展城市内涝、大气污染气象条件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建立针对臭氧污染差别化管控启动的气象条件预报。完善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等重要交通场所的大雾、灰霾等低能见度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深化气象卫星、雷达遥感林火监测应用,提高林火监测预警能力。(三)坚持趋利避害并重,强化精细服务供给

1.提升决策气象服务贡献度

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意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融入相关部门、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基层网格治理体系,构建“互联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模式。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重大气象灾害联防与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依托省市一体化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融入大数据技术,打造精准面广、快速高效的突发事件信息靶向发布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绿色发展、公共安全、重大活动等方面需求,凝练决策服务重点,规范流程,创新方式,提升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2.提升经济社会防灾韧性度

围绕极端性、突发性、灾害性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推动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建立健全重点单位多灾种监测和气象安全预警预防控制体系。开展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从源头上避免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强化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全面落实防雷安全监管责任。推动气象巨灾保险,延伸气象防服务链条坚持城市和农村防灾减灾并重,围绕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增强我市防洪排涝的气象服务能力。

3.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增加与公众工作、生活、健康、旅游、休闲等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产品。增强自动感知、个性定制、按需推送、在线互动、情景体验等公众气象服务供给能力,逐步推出分众化、场景式智慧气象服务。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建成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探索开展基于气象阈值的保险赔付机制,提升灾后快速复产能力。加强天气对农业影响的研判分析和农业精准化管理的气象支撑能力建设,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全市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旅游、健康养生产业发展。

4.提升行业气象服务融合度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气象服务机制,探索气象服务的投入产出模式,深化专业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专业气象服务产业链分工合作机制。建成专业气象服务企业孵化平台,实现气象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的良性循环,提高气象服务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电力能源、重大基建工程、港口航线、交通运营、商业保险、旅游等领域推进“行业+气象”服务。建设重点行业、企业(工程)气象多场景服务系统,设立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库,在兼顾通用性和个性化的基础上,实现面向具体生产、作业场景的智能化精准气象服务,为各行业、企业(工程)安全生产和防灾减损、提益增效提供必要的支撑。

(四)围绕核心业务技术,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1.推进龙卷风科学研究与预报业务试点建设

重点发展高时空分辨率相控阵雷达组网探测技术、龙卷预报预警技术、龙卷灾情调查研究及致灾风险分析等方向。推进佛山龙卷预警国家级业务试点建设。开发多波段雷达组网应用系统基于相控阵雷达的龙卷识别算法,建立龙卷的雷达预警技术方法开展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科学试验,进行龙卷风的潜势预报试验。建设龙卷灾情三维空间模型,基于三维实景平台,高清立体还原受灾场景完善灾调分析的规范标准。引导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科学参与龙卷风追踪活动。

2.夯实气象科技创新平台

建立由国家级的科研院所、高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组成的龙卷研究科技创新平台。佛山龙卷风研究中心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深化与国内外科研与业务机构的交流合作,落实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合作协议,加强龙卷等强对流过程研究。推动龙卷风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实现龙卷科研的突破创新。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引进领军人才,提高基础科研能力。定期举办全国龙卷学术交流会,打造龙卷风学术交流新平台、新品牌。

3.提升生态文明气象科技支撑能力

遵循共建共享原则,加快推进珠三角(南海)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建设。加强关键期臭氧、灰霾等重污染天气应对气象保障服务,建立健全针对臭氧污染差别化管控启动的气象条件预报预警技术。综合利用卫星遥感、地面观测和数值模式资料研发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和预报预警技术,建设生态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气象服务水平。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净化空气作业,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气象智慧和力量。挖掘佛山宜居宜游气候优势,争创中国天然氧吧、广东气候宜居地、城市天然氧吧、岭南气候标志等品牌,提升绿色发展保障能力。

4.增强气象科技创新动能

积极开展融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气象业务和服务研究,推进研究型业务建设。统筹多方气象科技资源,完善联合攻关机制,集中解决制约气象业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推进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科技企业合作,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成果的本地化应用和推广。建立科研、业务人员定常双向交流机制,强化人才联合培养、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共建共享。优化科技创新和人才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认定和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中青年科技骨干和基层业务骨干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引进1-2高水平气象专家或团队到佛山工作,实现“全省地级市正高级专家数量第一”的目标。

(五)完善发展体制机制,提升气象治理效能

1.全面提升党建质量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闭环落实机制,把准气象事业发展的政治方向。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培树先进典型。践行“你的冷暖,在我心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服务理念,展示“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讲好佛山气象故事,建成品牌叫得响的党建新格局。

2.深化管理与技术体制改革

优化调整气象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高气象管理效能。统筹考虑国家和地方气象机构设置,有效整合直属业务单位的功能。健全与气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气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岗位职责调整,激发业务人员创新活力完善研究性业务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研究型业务建设,建成布局合理、岗位优化、流程贯通、系统集约的研究型业务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工作机制,用好我市创新人才制度,完善气象高层次人才引进、柔性流动和优秀毕业生引进机制。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用、人岗相适的激励机制,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开放合作。

3.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强化灾害治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市场监管等职能,推动管理重心向制订标准规则和强化监管转移,实现由部门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深化“放管服”,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强化气象行业监管责任,充分运用“大数据”,建成防雷减灾服务诚信管理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机制,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加强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基础作用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创新气象服务事企合作机制,建立气象服务市场监管体系,鼓励和支持气象信息产业发展。

4.加强气象法制建设和标准化管理

贯彻实施《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和《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积极推进《佛山市强对流天气灾害防御条例》地方立法。参与出台《广东省气象标准化2020-2025年发展规划》,围绕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气象服务、气象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完成各类标准制修订1项以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建立跨区协同执法机制,优化本市气象行政执法资源配置,提升气象工作法治化和标准化水平。

四、重点工程

(一)“智慧气象”综合防灾保障工程

通过建设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雷达、自动气象站、三维立体大气廓线站、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预警系统、靶向信息发布系统、灾害影响评估系统、行业气象服务系统等,建成全链条、多灾种、多主体气象综合防灾减灾服务体系,主动融入“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全市气象灾害精密化监测、精准化预警、精细化服务能力和全社会抵御防范能力,实现城乡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均衡发展,为佛山新机场建设提供气象保障,持续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和人员伤亡风险。

(二)“智慧气象”核心技术创新工程

通过佛山龙卷预警国家级业务试点、龙卷风综合探测基地、龙卷风重点实验室、龙卷灾情调查队、珠三角(佛山)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建设,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气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多波段雷达组网应用系统、龙卷监测与预警系统,开展龙卷灾情三维空间建模技术研究,完善灾调分析的相关规范,打造龙卷监测技术-龙卷预警技术-龙卷灾情调查技术-龙卷机理研究等龙卷业务试验全链条。建设生态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一体化系统、气候敏感型传染性疾病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臭氧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系统、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等,提升灾害性天气气候预警应急能力。通过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增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提升气象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努力在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生态环境气象监测和影响评估等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行业+智慧气象服务拓展工程

通过建设专业气象服务企业孵化平台,开展专业气象服务事企合作机制创新,落实入驻产业园及政策配套等,实现专业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和供给方式的深度改革。重点建设气象及相关装备、行业+气象数值预报模型、气象媒体传播等领域的企业孵化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深度、广泛参与气象服务,提升气象服务企业的竞争能力,打造特色气象服务产业集群,实现气象服务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建设多场景云服务系统、重点行业、企业(工程)气象服务系统,在兼顾通用性和个性化的基础上,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一体化生产,为行业、企业(工程)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精准服务。建设重点领域专业气象服务创新团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发挥专业气象服务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作用,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尽其责的工作机制,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措施,完善规划实施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规划实施合理、科学、有序、规范,形成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建设的合力。

强化一体发展

气象部门要发挥主体作用,研究制定财政、投资、产业等相关配套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共识,协同推进。在《规划》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组织编制本区气象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细化实施任务和时间节点,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强化项目支撑

进一步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更加稳定增长的公共气象财政投入渠道,把增强气象现代化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要有序推进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明确规划资金的项目用途,完善规划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合理到位,保障规划项目按既定目标照常实施。

)加强监督管理

我市各级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和动态修订机制,适时开展规划评估,根据实际需要对规划进行修订。做好规划项目的督促检查工作,加强监督管理,通过考核、测评的形式加紧规划项目的落实,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广东省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