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1-03-22 07:06

东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以人为本 趋利避害

东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二〇〇五年十月九日


前言 ……………………………………………………………2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3

(一)我市气象灾害情况 ……………………………………3

二)“十五”计划执行的情况及主要成绩、经验…………8

(三)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13

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发展思路 ……………………………………………17

(三)主要目标 ……………………………………………17

三、主要任务…………………………………………………19

四、重点建设项目……………………………………………21

(一)灾害性天气综合观测体系……………………………21

(二) 预报预测体系…………………………………………26

(三)公共气象服务体系……………………………………32

(四)信息与技术支持体系…………………………………37

五、保障措施…………………………………………………38

(一)实施人才强局战略……………………………………39

(二)保证气象事业的投入与需求相匹配…………………39

(三)坚持依法发展气象事业………………………………41

(四)落实科技兴气象战略…………………………………42

(五)按照全省气象部门建设“新型台站”的要求,改善

东莞气象基础设施建设………………………………43

六、投资概算…………………………………………………44

  

自然环境(包括天气、气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防御自然灾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是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气象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工具。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城市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受国务院委托,中国气象局牵头组织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气象事业未来发展就是要“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战略思想,即“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新理念。“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市、文化新城、法治社会、和谐东莞的战略目标,立足东莞,面向全省,放眼全国,瞄准世界,创新体制,增强能力以建设“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气象台站”,确保“一流的服务”,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保障作用。

本规划是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东莞市“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本规划结合《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东莞市十项民心工程方案〉的通知》(东委发[2003]15号)的要求,是围绕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和建立“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目标而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东莞气象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确定气象重点工程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涉及气象事务社会管理、确定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我市气象灾害情况

在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的灾害是气象灾害。联合国近年来归纳了10种严重灾害,气象类灾害占到7种,其中气象灾害损失占到全部灾害损失的70%以上。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广东全省直接经济损失约1167亿元,而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1155亿元,占99%以上。

东莞地处低纬,濒临南海,海—陆交互作用强烈,受热带天气系统和中高纬度天气系统的交替影响,导致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台风、暴雨、低温、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等)、雷电、干旱、大雾及其次生灾害连年不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灾害,如高温、灰霾等。频繁而严重的气象灾害对我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台风。东莞面临海洋,台风的影响首当其冲,平均每年有2-3个台风影响我市台风的破坏主要来自大风、暴雨和风暴潮(即海潮)。例如:2003年9月2日,受0313号台风“杜鹃”的影响,我市南部的风力达到9-10级,阵风12级。这次台风给我市带来较大影响,造成了较严重损失。据统计,吹毁房屋79间,刮断许多树木,香蕉等,有3人死亡,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83亿元。又如:1983年9月9日,在珠海登陆的8309号台风,在我市掀起特大海潮,海堤崩决638处, 决口总宽41.76公里, 毁坏涵洞89宗, 淹浸农作物25.14万亩,倒塌房屋605间, 死9人,仅农业损失就达6219万元。

2.暴雨。东莞的暴雨日数多,强度大。暴雨日每年可达7-8天,最大一小时的降雨量达109.3毫米。暴雨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内涝水浸、冲毁建筑物等,甚至危害人的生命。如2005年5月25日,莞城地区出现局部性大暴雨,一个小时的雨量达109.3毫米,刷新了东莞有气象记录以来1小时雨量的历史最高纪录。这次暴雨造成局部地方严重内涝。据实地调查,草塘居民住宅区水深约,东门广场地下停车场及其100多部汽车被淹没,广场附近的兴贤老街水淹及胸,东日电脑城百余台电脑受淹。又如2005年6月20-23日,我市出现暴雨过程,这是一次影响大,牵涉面广的暴雨降水过程东江上游也出现百年不遇的强降水,又逢天文大潮,导致东江水位一度超过警戒线,致使我市出现近二十多年来少见的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此次洪水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7243.35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6.42万亩、水产养殖损失4905亩、停产工矿企业8个,损坏输电线路,损坏堤防35处,堤防决口187处,损坏护岸20处,损坏水闸5座,损坏灌溉设施1处,损坏水文测站1座,幸无人员死亡。8月19-20日我市又出现大暴雨天气,石龙镇5个小时的降水量达到308.7毫米(属特大暴雨),日雨量接近历史记录。这是我市24年以来最强的大暴雨降水过程,引起了严重内涝,使多处民居、厂房、汽车、农田等被淹受浸,造成了较严重影响。据三防办统计资料,全市共有25个镇区、175条村出现灾情。全市受灾人口71166人,倒塌房屋178间,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为1.7028亿元,其中农田受灾40010亩,死亡大牲畜1106头,鱼塘15221亩,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6396.62万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5378.6万元,水利设施经济损失299.5万元。

3.低温。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冬半年常有冷空气袭击,引起低温天气。低温对我市农作物、果树、花卉、蔬菜、水产养殖等造成严重影响,对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如199912月24-26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出现了低温霜冻天气,全市共有115389.6亩冬种作物受冻害,占总面积的66%,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2004年元旦,我市出现结冰天气,最低气温1.8摄氏度,是40年来最冷的元旦。

4.高温。高温炎热天气引起供电、供水量大增,引起人中暑、生病等,近年来高温天气比往年显得更加频繁了。如2004年7月初的高温天气,造成十多人中暑致死。2005年7月,我市最高气温达到37.4摄氏度,城区温度更要高1-2摄氏度。

5.雷电。东莞是雷电活动高发区,平均每年雷电日约80天雷电电压高、电流强、能量释放时间短,危害性极大,不仅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而且可造成供电系统停电、森林火灾、建筑物毁坏、油库爆炸起火、通讯系统瘫痪以及电子设备损坏等。我市每年都有超过100起的雷击事故。如:1996年6月14日,大岭山镇某加油站遭雷击致加油机起火导致油罐着火,加油站设施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6.干旱。东莞虽然年降水比较充沛,但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年际之间变化大,因此区域性、季节性干旱十分突出。如2001年至2005年初,我市遭遇50年罕见的连年干旱,由于作为我市主要水源的东江流量减少,加上周围地区如深圳、惠州、河源等用水增加,造成了东莞市水资源更加紧张。2005年初干旱引起的咸潮也对我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每年的总降水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长,因此,干旱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显得越来越大。

7.灰霾。随着我市工业化的加快,空气污染造成大气成分改变使生态环境恶化,我市大气灰霾天数有增多趋势。据气象台观测资料:2002年我市观测到霾的日数少于60天,2003年121天,2004年165天。

8.强对流天气。受暖湿气流、海陆交互等的影响,东莞时常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002年4月7日,一场雷雨大风突袭东莞,最大风力达到11级,连大树都被吹倒。2005年2月28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了东莞市北部地区,最大的有鹌鹑蛋那么大小。

9.大雾。我市雾的产生除了与一般雾具有同样的机制以外,还叠加着城市环境的各种影响。出现大范围雾时,城市的中心相比而言不容易形成雾,且随时间变化较大。沿江和郊区出现雾的概率很高,特别是郊区高速公路上“雾堤”现象严重,对高速公路交通影响比较大。大雾还可造成能见度下降,对内河航运产生严重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天气气候变化对我市社会经济影响已日益凸显:一是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雷电增多和水资源短缺。2001年至2005年初连年干旱,造成水资源紧张;频繁的雷电对电力、电信、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二是灾害性天气极端事件接踵而至,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2003年二十年一遇强台风“杜鹃”、20047月初造成十多人中暑致死的高温天气、2005年入汛以来的短短3个月内接连出现的3次强降雨天气过程都对我市社会经济和公共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三是工业化带来的空气污染造成大气成分改变,灰霾天气增多,生态环境恶化。

“十一五”是我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类型趋于多元化,资产趋于高密集性,21世纪气候变化不稳定性也更为加剧,气象灾害一旦发生,经济损失将更为严重。因此,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和水平,构筑全方位、高时空、快速反应的气象服务和预警应急响应体系,对于

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五”计划执行的情况及主要成绩、经验

“十五”期间,市气象局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加大对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使我市的气象探测系统和预报服务体系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气象探测能力和天气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逐年提高。

2001年3月,市气象局根据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实际,制订了《东莞市2001-2005年气象事业建设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后实施。十五计划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建设一个能覆盖全市的“东莞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充分利用国家及省气象现代化骨干工程的建设成果,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具备气象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分发等现代化功能。五年来,市气象局基本上完成了该系统的主要建设任务,并投入业务运行使用。尽管“十五”期间气象灾害在不断增加,影响的强度加大,但是由于市委、市政府重视防灾减灾,指挥得当,措施到位,加上气象部门准确的气象预报、及时主动的服务在我市的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使每次气象灾害的损失都降到了最低限度。气象“十五”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建成了一定密度的自动气象站探测网

根据我市气候特点,参照国外和国内一些城市自动气象站的布局,结合我市行政区域分布,2003、2004年各增建自动站5个,加上原有7个自动站,使我市自动站达到17个。其中16个为气温、降水、风向、风速4要素站;1个6要素站(增加气压、相对湿度)。2003年还改造了1个人工观测气象站为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II型自动站)。建立了自动站网的中心采集系统,采用有线通信的方式,最快可每10分钟自动采集1次或手工随时采集瞬时的气象信息。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开发,建立了东莞市气象资料实时监测、预警、警示显示软件,对自动站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实时监测和显示气温、风、降雨等各种气象要素。

由17个自动气象站组成的站网,大大加强了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提高了气象部门对暴雨、雷暴、雷雨大风等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的预警能力,在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决策服务以及为各行各业生产和广大群众生活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2.建成了100兆速率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

购置了3台高档微机服务器和3台磁盘阵列柜,增加机柜,建立大容量存储系统,按有关标准对网络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局域网网速由10兆升级到100兆,与政府连接的网络达到2兆,与省气象局连接的网络达到10兆,高速信息网络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气象信息的分析、处理、储存和传输能力。

3.建成了气象预报、预警制作人机交互综合业务平台

购置了2台图形工作站,用于预报、预警产品的加工、包装。对预报业务平台进行改造,机房和会商室按新型台站标准重新进行了装修,增加大功率UPS电源,会商室安装大屏幕显示器,建立了与广州连接的省市视频会商系统,使得会商和业务介绍便捷、明了。

4.改进了气象信息的公共服务系统

购置了3台中档服务器,用于资料接收、通信、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资料处理、加工分析)和网络监控;开通了与市政府连接的2兆数据专线,开通了与电视台连接的光纤,通过光纤传输气象台制作的《天气预报》节目,结束了人工送录像带到电视台的落后工作方式;建立了政府专用网站(dgsqxj.dg.gov.cn)和公众气象网站(www.dg121.com),使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能快捷、方便获取气象信息。同时还改造“12121”气象服务平台,拨打线路从30路扩充到120路,近期正在实施从120路扩充到240路,语音信箱内容也得到了充实和优化。

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使天气预报能力比过去有明显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例如:现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越来越受欢迎,通过“12121”电话和手机短信了解天气的人数猛增,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天有超过300万人次的群众通过电视、电台、固定电话、手机和网站等获取我局气象服务信息;我局为市领导和有关单位提供的重大决策气象服务受到市领导和各单位的重视和采用,得到了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经济越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十五期间的实践证明,准确预报、提前预警是减少气象灾害影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最重要途径。而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是气象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气象事业的主要经验包括:一是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二是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三是坚持改革开放,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四是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气象法规建设。

(三)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与国内先进水平比较,我市气象事业在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管理体制、人才素质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尚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气象工作的需求;与实现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亦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东莞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

天气预报时效和精细程度都亟待提高。暴雨特别是特大暴雨的定时定点预报能力亟待增强,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大雾等特殊天气的预报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总体水平、能力及服务内容还不能满足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现有的气象服务模式和方式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目前东莞气象实时业务服务系统应对城市突发的各种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的能力不足,特别在事关城市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应对,人工影响天气等诸多重要领域还有许多关键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问题有待转化为实际的业务能力,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台风海啸预警服务、雷电灾害监测预警防御、专业化城市大气灰霾、大雾监测预警等都缺乏足够的现代化手段。

2.气象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

东莞市气象事业起步晚,东莞气象局于1992年从县级气象站升格为地市级局,经费投入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技术装备科技含量不高,观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现有的专业气象观测网在探测范围、精度、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专业服务的需求,观测项目针对性不强,探测频次较少,存在诸多空白,闪电定位、风廓线、GPS/MET水汽总量探测、大气化学成分监测等尚属空白,海上、交通干线、重点区域和高山上等地区的观测资料十分缺乏;气象探测环境也因为城市发展受到影响;信息网络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能力不能满足预报业务服务的需求,信道资源不足,部门之间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不够,信息共享程度不高。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天气警报等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渠道不够畅通,覆盖面不高等等。

3.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不足

我市气象队伍受人员编制制约,能适应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人才不足;掌握现代化装备和技术的一线高素质人才不足,具备多学科交叉研究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更为缺乏。人才匮乏是造成气象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4.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有待提高

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指导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充实稳定;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市气象局主要在“3.23世界气象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中向公众宣传和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科普展示的内容少、科技含量较低、表现手段落后、活动时间短,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另外,气象与天文关系密切,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初步研究已发现,许多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地球自转变化及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有很重要的关系,如自然灾害活动中存在的11年和22年的准周期。现代气象事业少不了天文科学的支持。如人造卫星、遥感等航天高科技的应用使现代气象如虎添翼;而地面的天文观察也少不了良好的气象条件,准确的气象预报是组织开展各种天文观测活动的可靠保障。目前我市尚未有一个气象天文科普教育基地,这不能不说是我市市民素质教育上的一个缺陷。

5.应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不强

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还有待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还有待加强,灾害救援机制不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能力亟待提高,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现场监测和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基本还没有建立。

(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新需求

防灾减灾对建立决策气象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对防汛抗洪、防台抗灾、防旱增雨等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连续性以及精细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如何为农业、水文水利、交通、海洋、城市发展、区域经济、重大工程等气象敏感领域提供更个性化、针对性、专业性的精细保障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不断满足,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服务;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这都是东莞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的责任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2.广大人民对气象服务内容、形式和手段多样的需求日益增长

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人均收入和市民科技素质的显著提升,带来了城市居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活质量意识的增强。穿衣着装、饮食健康、出行交通、旅游观光、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空气质量、小区气候适宜度等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在日益地趋向精细化,由此要求东莞市气象预报服务提供更为专业化、更加个性化、更加丰富的产品。因此,加强现有气象服务平台的能力建设,以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得到任何时间尺度、任何空间尺度、任何天气、气候和环境信息及生产生活指导的气象服务为最终追求目标,形成惠及全体居民的“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现代化气象公共服务系统,是将东莞建设成为人性化和谐城市的迫切需求。

3.新时期平安东莞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需求

在新的形势下,平安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安全不再是单指社会治安,还包括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诸多方面。只有安全得到保障,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才能更加殷实。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对气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例如,准确预测重大洪涝灾害是预防诱发的生态灾难的基础,提高对干旱灾害的监测预估能力可以确保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近几年我市出现的严重干旱造成水资源缺乏的困境,都对我市的气象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4.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生态、环境资源需要气象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人类活动是影响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气候与环境变化又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重要影响。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气候、生态和环境领域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如气候变暖、干旱化、盐渍化、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臭氧层耗损、酸雨增加、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气候、生态和环境问题对东莞气象事业提出了新的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组织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使气候、生态与环境逐步走上良性循环,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风、光、水、温等气象条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也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开发利用气象资源是缓解能源和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5.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给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气象科技、教育、业务和相关部门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通过采用航天飞船、卫星、飞机、雷达和海洋浮标等技术手段,使气象探测范围大大拓展,观测要素和资料的连续性、可靠性得到大大加强。先进的信息高速传输系统的建立将使各种探测、预警预报及影响评估信息按需求及时快速地分发到每一个用户。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各类数值模式的快速计算能力和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能力以及有效存储,从而使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能力大大提高。各类影响评估模式和决策模式(包含农业、林业、水文、经济、能源、交通、健康等)将根据天气预报和对气候变化的预测,给出对人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评估结果,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会议精神,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向导,树立三个气象即“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为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平安东莞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思路

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东莞气象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一个定位,三个转变,四个一流”的发展思路。

一个定位,就是“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城市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

三个转变,即促进从行业服务为主向城市气象服务转变,部门气象向社会气象转变,以避害为主向趋利避害并举转变。

四个一流,即按中央领导人对气象部门提出的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建设适应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的气象现代化体系。

(三)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十一五”规划和建设,建立基本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天基、空基与地基相结合、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提高气候系统观测能力,建立精细化、无缝隙的天气预报预测体系,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制作、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环境和专业气象信息,建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气象减灾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依法行政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成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增强灾害应急服务、防范抗御和救援救助能力,使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明显减少,使与气象有关的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GDP值的造成的影响程度比目前降低25%,东莞气象部门整体实力达到省内同类台站先进水平。

具体目标是:

1.监测能力强。与东莞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建立气象综合探测网开展包括常规气象信息和城市环境气象要素的全面探测业务,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力争建成一个多功能、全方位、高密度、高水准的气象信息探测系统,加强对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和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测能力研究,提高预报水平和提高气象预报预警的发布能力。通过现代化大气探测网的建设以及风廓线仪的建设,及时获取本市上空以下的高空风场和温度资料,结合地基GPS水汽遥感探测仪、闪电定位仪和自动气象站网构成一个探测中小尺度天气变化的立体监测网,确保及时全面获取天气变化信息。

2.预报制作快,应对突发性灾害天气事件的能力强。通过高速信息加工处理、灾情天气自动示警、客观预报产品应用和人机交互预报产品制作等,使预报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分析气象探测信息、及时制作和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3.信息发布及时。通过建立决策服务系统和电话语音信息服务系统,对“电话答询系统、天气预报手机短信发送平台进行升级,来提高天气预报信息的发送能力,保证在灾害性天气到来之时,能及时将天气信息发送到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的手中。改进天气预报电视、电台广播节目的质量,增加预报广播次数。改进气象网站,提高服务质量。争取做到任意时间、任何地点均能获取气象服务信息。

4.科普教育性强。利用标准气象业务综合探测基地建立气象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将地球大气的奥秘和浩瀚无垠的宇宙魅力尽展在我市广大公众、青少年、气象天文爱好者和游客的面前,成为他们追求与探索宇宙奥秘的知识长廊。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

5.服务产品多。具体表现在:

(1)内容多。系统可提供与暴雨、热带气旋、寒冷、高温等灾害性天气有关的预警信息、临近警报、长中期天气趋势展望、各种重大天气消息、警报、紧急警报等。

(2)形式多样。系统能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提供有关信息。

(3)渠道多。系统可通过电脑网络、无线电台、电话答询、专线传送、传真信箱、手机短信、语音短信等多种手段发布有关灾害性天气的服务信息。

6.运行有保障。建立观测网运行监控系统,气象专用设备的维修以自身力量为主,社会力量为辅;通用设备维修维护以社会力量为主。

三、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 加强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建设,提高预报预测水平,提高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和趋利避害的能力, 提高气象信息的传输能力和共享水平,建立“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业务技术体系。

(一)加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现代化建设

建立先进的高时空密度的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涵盖城市天气气候、生态气象、地质灾害气象,观测要素齐全,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气象观测系统;加强对大气物理、化学、雷电以及气候系统其它圈层的综合观测;完善现代化综合观测手段,提高观测精度,扩大时空覆盖,增强大气综合信息获取能力。提高观测人员素质,改进和完善观测手段,加强观测环境保护,提高气象观测质量;加强部门观测合作和资料共享,不断提高各类观测资料的利用水平。

(二)提高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水平

加强台风、暴雨、低温、高温、雷电、干旱、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等)、大雾、灰霾等气象灾害警报、预报和分析,提高预报、预测水平。

(三)提高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能力,提高趋利避害能力

增强对城市渍涝、风暴潮、大气污染和紧急事故(核事故、海洋污染、交通电力和通信事故)等衍生灾害的预警响应能力。协助政府加强重大气象灾害的跨地区、跨部门联防。及时调查、分析、评估气象灾情及其影响,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方案,加强气象抗灾与救灾组织建设,将气象防灾减灾及其紧急救援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具有高科技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气象综合防灾决策支持业务系统和灾害性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加强对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气象趋利避害能力。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普及气象天文科普知识;建立气象志愿者体系。

(四)提高气象信息传输能力和共享水平

不断增强气象资料的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气象技术保障能力,减少信息传输的瓶颈效应,提高信息传输能力和共享水平。

(五)建立“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业务技术体系

推进体制创新,建立上下衔接、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气象业务技术体制,促进东莞东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重点建设项目

重点是完善“四个体系”:即综合观测体系、预报预测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信息与技术支持体系。通过完善“四个体系”,实现对发生在我市范围内的重大气象灾害能够“测得准、报得对、收得到、防得住”的目标。

(一)灾害性天气综合观测体系

需要优化和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台站布局合理、密度较高的综合性和针对性强的观测系统。加强重要地区、重要景点、主要高速公路、铁路、跨海大桥沿线、海岸线、海运和内河航线的交通气象观测网建设,加强城市中小尺度和边界层大气物理及化学成分综合气象监测网建设,加强为重大工程服务的特种气象监测网系统建设,以获取连续高密度的专业气象资料,实现探测的遥感、遥测、连续和自动化。必须进一步提高现有气象观测质量,因时因地制宜地增加气象观测项目;加强天基、空基、地基综合观测,逐步形成对气候系统多圈层的一体化观测能力;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从部门的、单一的气象观测系统向综合、系统、一体化的观测体系转变。

观测网的布局:按照“一站多功能、一站多用途”要求,组成覆盖全市的“1个中心点、5个区域站、98个自动站”的探测网,即以板岭综合探测基地为中心,以水乡、沿海、丘陵、山区、埔田五个片建立区域观测站为片,每个镇区平均3个自动气象站为面,“点、片、面”形成的气象探测网。

主要探测项目包括:建设气象卫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完善新一代自动气象站网;建设风廓线仪探测站网、GPS/MET水汽总量探测站网、闪电定位仪站网、电场仪站网、台风破坏力校准站网、农业及生态观测站网、区域大气成分观测站网、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降水成分观测站、辐射站网、激光雷达、能见度观测网等。

1.城市中心标准气象业务一体化的综合探测基地

建设目标:在继续探测我市的近地层基本气象要素的基础上,增加探测本地区高空的气象信息,特别是增加雷达探测、闪电定位、风廓线探测、大气水汽总量GPS遥测探测等项目,同时开展城市环境气象观测和农业气象和生态观测,如紫外线探测、酸雨探测、荔枝农情和水产养殖的观测等,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贴身的气象服务,继续改善和保护探测环境。

建设内容: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标准观测场,增加雷达探测、风廓线仪探测、GPS遥感大气水汽总量探测、闪电定位仪、紫外线探测、酸雨探测、土壤电阻率探测、强风型超声风速仪、大气气溶胶观测系统为主的综合探测基地。

图1.东莞市探测基地布局示意图

2.代表我市不同区域天气气候、生态类型的观测站

建设目标:要为未来5年我市天气预报和预警精细到镇区一级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准确的气象科学依据,就必须针对我市不同的地理位置和防灾减灾不同的需求,建设具有代表当地天气气候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的指标站。

建设任务:分别在水乡片、沿海片、丘陵片、山区片、埔田片等选择一个符合气象探测规范和标准的场地,建设一个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涵盖天气气候、生态气象、地质灾害气象,观测要素齐全,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气象观测系统,要求兼容性和发展性强,条件成熟,进一步拓宽气象观测领域,加强对全市大气物理、化学、雷电以及气候系统其它圈层的综合观测。全市计划布设指标站5个。每个指标站需要建设用地8亩,用于建设标准观测场1个和1幢业务用房。

图2. 代表我市不同区域天气气候类型的指标站分布示意图

3.覆盖全市的新一代自动站气象网

建设目标:为加强我市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服务,拟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探测技术和手段,完善我市的综合探测系统,增强自动气象站的功能,建成密度较高、布局合理、观测要素齐全、自动化程度高的新一代自动站气象网,实现对城市中小尺度天气及城市气候与自然生态的综合、全天候、定量观测,核心城区自动气象站网密度达到,特定区域达到,时间分辨率达到6分钟,主要站点实现资料的实时传输。

建设内容:

(1)在15个未有自动站的镇区布设自动站,更新设备已经老化的自动站7个,总共需增加22个自动站。

(2)在重点地区、高山、重要景点、主要高速公路、铁路、跨海大桥沿线、海岸线、海运和内河航线、沿江、水库等建设自动气象站网络,需增加66个自动站。

(3) 在市区重点路段、高速公路入口、轮渡码头等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地方安装天气实景观测系统和获取其它部门建设的天气实景观测信息。

(4)自动站中心采集系统升级。

图3.东莞市新一代自动站网络示意图

4.气象卫星接收和数据处理系统

建设目标:能实时接收处理我国风云系列、日本MTSAT卫星、美国的NOAA系列、EOS系列等观测卫星资料。能为我市的气象、工、农、林、渔、环保监测、科研等部门提供重要卫星资料。对促进本地区的卫星遥感应用、科普、科技旅游将起到重要作用。

建设内容: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和国外气象、资源、环境卫星接收处理系统。

(二)预报预测体系

在预报方面,必须把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放在突出位置,加快短时、短期、中期天气预报的精细化进程,着力提高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重大天气预警预报的水平;不断提高短期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的水平实现从传统的、比较粗泛的预报预测向更准确、更及时、更精细的、多时空尺度“无缝隙”预报预测转变。在服务方面,必须在做好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发气象资源、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服务,实现气象服务从避害为主向趋利避害并举转变。主要完成如下项目的建设:

1.各类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预警预报业务系统

建设目标: 充分利用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闪电定位仪、风廓线仪及自动气象站网等现代化观测工具,密切监视天气系统演变。发展各类集天基、空基和地基等观测信息的融合技术和动力诊断分析技术,建立高水平的数据集。大力发展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发展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集合预报技术、灾害性天气分析和精细化预报技术,建成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预警系统,实现对灾害的精细、准确和及时预报,空间上力争达到精确到每个镇,时间分辨率达到3小时。

另外,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预警业务流程。在对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机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加强雷达、卫星、常规和非常规加密观测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分析。以新一代多媒体、多功能、可视化人机交互预报制作系统为工作平台,业务人员通过综合分析与决策,实现对灾害性天气移向、移速、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强度变化等要素的预报和预警。

建设内容:加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和科研攻关,不断改进预报方法和预报模型,建立有针对性的预报业务系统。

(1)依托国家和省局的数值预报技术,建立面向各镇区的中尺度气象精细预报业务系统(包括资料分析同化、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和图形处理等子系统)。

(2)建设突发性暴雨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包括突发性暴雨天气预警、风场反演、突发性暴雨天气自动识别、突发性暴雨天气自动预报、定量测量降水等子系统)。

(3)建设台风预报业务系统(包括台风路径、强度预测技术方法的研制,实时库的建立等)。

(4)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预报系统。

(5)高温和低温预报系统。

(6)雷电预报预警技术系统:探索以物理预报为主、数值模拟和各种统计、经验模式相结合的综合雷电预报技术和方法。建立雷电监测预警和对策分析系统、综合预报预测业务流程和应用软件,与气象预报业务相结合,准确发布雷电要素逐日预报、周报、月报;对重大雷电事件进行逐级警报,形成规范化流程、建立现代化雷电预警系统建立一套覆盖全市的雷电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实时雷电显示、历史雷电重放、雷击灾害事故查询、雷电参数统计等功能,并逐步实现雷电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7)干旱监测预警系统。

(8)大雾预警系统。

(9)城市积涝预警系统。

(10)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系统。

(11)森林火险气象预报系统。

(12)环境气象预报预警系统。

(13)交通气象预报系统。

2.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

功能说明:通过建立一个气象综合应急系统,适用于应急反应服务和特种监测的需要,可在重点地区对台风进行追踪,直接获取台风中心和周围风场资料。应对时空随机性强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如:热带气旋、雷雨大风、飑线、核电应急、特大火灾、毒气泄漏等)的气象追踪监测;应对重要区域(如:城区、高速公路、主要的交通枢纽等)影响严重的突发性气象事件(如:暴雨、洪涝、冰冻、雾霾等)的现场监测和快速应急服务;应对重大活动(如:重大工程的关键性作业、重大科学实验、重大灾难事件、重大社会活动、大型运动会等)的现场监测和气象保障服务。

建设要点:建立野外机动性能良好的车载移动气象综合观测服务系统,仪器、设备要求性能稳定,安装便捷,能够高频采样、即时完成数据采集、显示、传输,综合性强;建设可即时生成现场气象服务产品的业务支持系统。

建设内容:主要建立一个车载移动式综合气象应急系统。

(1)大气综合探测设备

根据应急任务的要求,配备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设备,如多要素自动气象站;通风干湿表、风杯、空盒气压表等各种轻便气象观测设备。这些设备大多数要求是机动性能较好的装备。

(2)无线数据传输设备

应急工作都是流动性随机性工作,因此现场服务主要需要、无线通信手段进行信息传递,需要可以接收大范围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雷达拼图、卫星云图、闪电定位、加密自动观测站网资料、后台技术支持系统提供的指导产品等通信设备及相关的终端设备,如:VSAT单收站、GPRS、CDMA无线上网终端设备等;现场视频实时图像摄像设备及传输设备;可以将现场观测数据及时上传、互传和传到现场指挥部的GPRS、GMS、微波传输、对讲机、手机等设备。

(3)应急气象服务信息处理和预报平台

工作台、计算机、打印机等信息加工处理所需的设备和输出设备,应急气象服务工作平台(软件)。

(4)灾情收集设备,如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等

(5)后勤保障设备

应急气象台专用汽车(卫星通信指挥车)、小型发电机、UPS电源、简易休息用具、防化服、防毒面具等防护工具和医药卫生保障设备等。检测、维修工具、防雷设施检测等设备。

3.人工影响天气系统

建设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及时转变观念,改抗灾为防灾,改抗旱为防旱,改被动应急为积极主动,统筹兼顾,在确保防洪防汛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常年性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水库蓄水,提高地下水位,达到防旱减灾,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建设内容:成立东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作为地方气象事业机构,纳入市财政划拨维持经费管理把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建设,包括:

(1)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在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站网及自动站网等现代化设备的基础上,引进机载云物理探测设备,包括PMS粒子测量系统,GPS系统等;建立地基探测系统,包括人工增雨专用的车载雷达,微波辐射计(水汽廓线仪)等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必要监测资料。依托现有的天气预报分析业务系统,建立监测预警系统,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预警信息。

(2)建立作业指挥系统。在数值预报、综合监测、通信网络等系统的基础上,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综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充分发挥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做到统一指挥,及时高效。

(3)空管协调与后勤保障系统。建设与广州空军空中管制中心和民航中南空管局空管中心的快速协调系统,保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不贻误作业时机。保障人工影响天气设备供应。

(4)建立效益评估系统。依托作业资料信息存储系统,建立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分析系统,对人工影响天气试验进行效果检验。

4.气象灾害评估系统

建设目标:气象灾害评估是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气象灾害的评估是指在灾害发生的全过程中,对灾害的自然特点、对社会的损害程度作出估计和判断。建立重大天气气候灾害评估系统,提高评估灾害对经济与社会影响的能力,为拟定防灾减灾对策、灾后重建及救助、赔偿等提供依据。

建设任务:气象灾害影响评估要特别针对与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重大天气灾害和重大突发性事件,进行重点评估。

(1)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应用科学定量的分析方法,开发气象灾害指标评价技术和评估方法,建立气象灾害客观指标评价体系。完整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模式、评价结构、评价群体和偏好等。

(2)建立气象灾害预估系统。根据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特征,结合灾区的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减灾实力、预测灾害能力等综合指标,灾前预先估测气象灾害的损失。评估灾害对经济、社会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和公众采取措施降低灾害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气象灾害后评估系统。根据对受灾范围,人员伤亡程度,健康状况的破坏,被毁生产和生活条件及其它经济损失和环境损失的客观统计,对出现的灾情作出客观评价,提供较准确的灾情损失统计数据。

(三)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建设目标:公众气象服务要按照“不漏一次、不存死角”和“以人为本、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建立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立集气象灾害情报收集、预警信息发布、可视化会商等功能于一体的气象服务平台。充分适应地方政府的决策需求,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快速发布和反应机制,形成快速应急反应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送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做到第一时间、第一发布,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实现气象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与市政、水利、农业、林业、安监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组织气象灾害和情报收集志愿者队伍,在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向上级传递。积极与当地媒体建立刊播、插播、增播制度,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报纸等多种媒体向社会提供丰富的公众服务产品。丰富科技内涵,发展服务能力。要在做好常规气象预报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向农业、林业、水利、道路交通、海洋、人体健康、城市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等专业服务方面发展。

建设内容:

1.完善决策气象服务系统

建立决策气象服务支持系统,建立政府决策气象服务的可视终端并和有关部门相连,实现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社会化和自动化;决策服务要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放在突出的位置,突出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及时性和准确性,完善和规范决策服务产品,推进决策服务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转变;完善气象服务网站,建设功能齐全的东莞市气象防灾服务网站,包括互联网站、气象终端等。

2.完善公众气象服务系统

(1)建设东莞市气象影视中心:更新系统,建立全数字化的节目演播系统,制作数字化气象预报节目;上节目主持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为依托,增加天气预报节目的观赏性和吸引力,提高气象信息的覆盖率,为进一步改善东莞市城市软环境服务。

(2)建设电子显示屏和充分利用市政、市容环卫、公交等部门现有布设的电子显示屏,在车站、码头、步行街、广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用最快的速度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和天气警报。

(3)“村村通气象”工程:与电信部门合作,建立固话语音短信分中心平台。着重解决固定电话用户主动接收灾害天气预警信息问题。建立一套面向农村为主的、以固话语音短信为主要载体的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将最新的灾害天气预警信息,以固话语音短信方式,第一时间发送到农民群众手中。该系统最大限度地解决不具备手机的用户,特别是乡村用户接收灾害天气预警信息的需求。

(4)“12121”气象服务电话平台升级:对现有的12121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系统进行升级,扩大线路容量,以适应越来越多市民同时拨打“12121”的需要。

(5)手机短信平台升级。内容包括:灾害天气预警信息采集、分析、编审、监控子系统,短信及用户数据库子系统,短信远程维护子系统和通讯子系统等。设备包括:灾害天气预警信息采集、分析、编审、监控软硬件设备,短信及用户数据库软硬件设备,短信远程维护软硬件设备,短信通信机,路由器,高速通讯线路等。

3.完善专业气象服务

适应专业、行业需求,构建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大力发展海洋气象、交通气象、农业气象、城市气象、地质气象、交通气象、资源气象、环境气象、电力气象、森林火险气象预报等预报为重点内容等专业服务,提高服务综合效益。

4.加强气象天文科普教育

建设目标:通过建设一个固定基地、建立一支志愿气象队伍、一个遍及各中小学的气象科普讲座和经常性的媒体气象信息发布机制,加强气象科学普及,提高气象科技在社会经济及生产生活的应用,提高群众气象科技知识水平和防灾减灾意识,营造一个气象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建设任务:

(1)气象天文科普博物馆

制作气象天文多媒体产品,展示天文和气象科学知识和天文气象科技现代化建设成就,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展示天文知识以及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和作用、气象与农时、东莞天气气候特点、东莞历史上的重大气象灾害事件、气象卫星及多普勒雷达简介、怎样作出天气预报、雷电知识、厄尔尼诺现象、酸雨及其危害、紫外线与臭氧洞、城市热岛、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等丰富的内容。

建立一些实物模型,通过实地演示和参观者动手操作,使展现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易于理解。具体内容包括星球宇宙模型以及地球大气探测通信网(可演示)、闪电模型(可动手操作)、龙卷风模型(可动手操作)、人工影响天气的火箭模型(可演示)、气象卫星模型、雷达模型(可动手操作)、气象影视制作(可参与)等以及一些可动手操作的气象小实验。

(2)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和支持东莞气象事业发展

紧密配合气象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扩大气象工作影响、提高气象部门声誉、拓展气象服务领域、促进气象服务深入开展。重视和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要积极做好与社会公众及主要用户之间的联系,要使气象服务工作能够得到广泛认同与支持。大力加强气象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气象知识,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气象资源意识。新闻媒体要将气象宣传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

努力探索社会志愿体系,加强志愿观测和志愿服务。组织专门力量调查、了解用户需求。

办好东莞气象服务网站。加强与有关组织网站的沟通,使之成为公众了解东莞天气气候情况的直接和重要的窗口。东莞气象服务网站增设英文网页;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强气象服务网站域名宣传;开辟与其他门户网站和中国知名网站的合作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气象服务的信息需求,有效扩大东莞气象服务工作对内对外的影响力。

(3)经常性的科普讲座

与教育部门合作,在全市中小学探索建立气象观测站和开展气象科学科普知识讲座;与科技部门合作,在科技馆开展定期的气象科技讲座。

(四)信息与技术支持体系

重点是建立高速稳定的信息传输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各单位、各行业间的信息快速交换与共享。

1.气象信息采集处理共享中心

建设目标:负责所有探测资料的采集、加工分析和存储,并与全市已建的17个中尺度自动气象站和计划建设的覆盖全市的新一代的自动站气象网进行联网,将资料集中处理。通过与省局和各市信息采集处理中心联机,信息采集处理中心可将实时的雷达、风廓线、GPS、闪电定位等探测资料不断累积存储到数据库中,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和存储过去的历史数据,为气象服务提供丰富的数据源,同时还可以将收集的信息与其它部门共享,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建设内容:建设气象探测业务楼,作为探测系统的信息采集处理中心控制室、科普基地和业务值班使用

2.气象信息网络系统

建设目标:建立以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的高速宽带气象通信网络系统、海量资料存储检索与信息共享系统等组成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该网络可以方便与水利、林业、国土、交通、城建、市政、农业、公安等部门进行资料交换和共享。

建设内容:以1套高性能计算机为主要核心,若干微机服务器为辅助,建立气象信息海量存储系统、资料融合技术与综合应用共享平台,天气视频会商系统等。网络系统中骨干网络用光纤连接、速率达到千兆以上,百兆到桌面,核心服务器和交换机采用双机热备份冗余系统,存储容量达到20T以上。

图4.气象信息采集处理共享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3.气象装备维护及保障系统

完善气象专业设备的保障系统,引进必需人才,建立精干高效的技术装备维护队伍。发挥市场在保障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好上级气象装备保障部门和社会上现有的先进技术,实现装备保障快速反应和集约化运作,确保气象业务系统的顺利运行。

五、保障措施

(一)实施人才强局战略

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要切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紧密结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制定相应的气象人才战略规划,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实现气象人才资本的增值。优化气象人才资源配置,推进气象人才资源整体开发,抓紧培养各类紧缺气象人才,重点培养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一线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断提高各类气象人才资源的竞争力,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形成有利于各类气象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当务之急是需要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建立代表我市不同区域天气气候类型的指标站5个,每个站必须建立相应市气象局派出机构另外,建议建立东莞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东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东莞市气象影视中心3个地方气象事业机构。以上机构和人员,建议归入地方气象事业编制,机构隶属气象局管理,由市财政核拨人员编制经费。

(二)保证气象事业的投入与需求相匹配

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各级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根据气象事业的公益性特征,应建立和完善稳定可靠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气象投入机制,加快全局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将气象事业发展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设立专项支持资金,为东莞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1.按照《气象法》有关规定,加强领导,明确公共财政的气象支出责任

按照“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不同的服务对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提出的“将气象事业纳入中央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进一步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气象事业发展的事权关系,明确各级政府的气象支出责任,把气象事业发展全面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预算中,建立起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渠道。

2.满足公共需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服务保障能力日渐凸显,对公共财政投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国家对公共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收支行为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规范,政府财力将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求。气象事业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主的社会公益事业,属于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因此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是公共财政责无旁贷的责任。从整体上讲,我市气象科技水平和业务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共安全及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不相适应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在现有较低投入水平上,以满足公共需求为目的,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逐步扩大气象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额度。

3.加大全局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力度

根据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结合对当今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前沿的分析和今后发展趋势的预测,我们提出了未来5年的重点工程是建设“四个体系”,这是对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对气象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的若干重大建设工程,实施这些工程必然要求加大政府对气象的进一步投入。

(三)坚持依法发展气象事业

进一步完善气象依法行政体系,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广东省气象管理规定》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 《广东省台风、暴雨、寒冷预警信号发布规定》《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我市气象防灾抗灾能力,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重要保证。因此,通过完善气象依法行政体系,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法规建设,构建气象灾害预警机制,提高社会气象防灾抗灾的意识,强化气象防灾抗灾工作责任制,规范社会的气象防灾减灾活动,加强对气象防灾抗灾的管理、指导、服务、监督力度、不断促进气象防灾抗灾害工作走向法律,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快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和水平,从而尽可能减轻气象灾害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影响,使气象工作更好地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必须加大执行气象地方性配套法规的力度,建立和健全我市防御雷电灾害的有关规章制度,强化气象防灾抗灾工作责任制,建立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和防御减轻气象灾害体系,完善我市防雷减灾、气球施放的社会管理体系,规范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活动,要求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以及新闻单位、电信、网络等公共传媒从支持政府、关心社会、服务公众的需要出发,积极配合,广泛参与,及时播发和传播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及时指导各方面迅速有序地做好防御工作,大力宣传普及我国有关气象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防御、减轻气象灾害的意识,提高气象防灾抗灾的反应能力。

(四)落实科技兴气象战略

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气象业务的科技含量,为落实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快科研和业务体制创新,推动科研业务结合、多学科融合、多部门协同、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我市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1.重视技术创新,提高综合实力

加强高新技术研究,提高气象应用水平,开展科学数据管理技术和共享技术研究,加强气象资料处理和共享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最新探测技术的应用,并通过遴选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大幅度提高气象事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气象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能力,加快气象科技成果在业务系统中的应用,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率。根据国家与社会需求,不断拓展领域,利用最新媒介和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手段,加强针对城市交通、人民生活、大气环境、疾病防控、农业生产、防汛抗旱等专业气象预报技术的研究。还要加强为城市规划、建筑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水利工程等领域服务的气候预测预估和评价技术以及对农业设施、交通工具、人居室内环境和其他人工环境下的小气候调控技术等的研究。

2.推进体制创新,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体制创新促进气象科技创新。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在用人机制、分配制度、科研立项及成果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建立健全“流动、开放、竞争、协作”的高效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着手建立气象科技评价体系。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要求,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方法,聘用省内外科学家参与科技评价,对各种研究开发活动的绩效和水平进行合理评价,引导研究开发方向及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研究开发人员的水平,使科技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创新研究开发活动的功能。建立健全、气象应用技术创新、气象软科学研究等各类气象科技创新活动的分类评价方法,明确气象科技创新评价的法律责任,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推动气象科技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按照全国和全省气象部门建设“新型台站”的标准,改善我市气象基础设施的建设

根据中国气象局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气象局制定的《新型台站建设标准及考核办法》,从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能力建设、人员队伍建设、特色鲜明的气象文化、科学规范管理、办公生活条件改善等,加强我市气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努力,5年内力争把东莞气象建成全省新型气象台站。

六、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概算是初步概算,由于各种系统、设备的价格是变化的,更准确的概算需待每年编制项目预算时再详细编制,上报财政局审批。(见表1)


表1.

气象“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概算表

单位:万元

资金

省资金

市资金

进度安排

(一)灾害性天气综合观测体系

3765

680

3085

 

1.城市中心标准气象业务一体化的综合探测基地

1835

680

1155

2006-2007

2.覆盖全市的新一代自动站气象网

830

 

830

2006-2008

3.代表我市不同区域天气气候类型的指标站

700

 

700

2006-2007

4.气象卫星接收和数据处理系统。

400

 

400

2008

(二)预报预测体系

2900

355

2545

 

1.各类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预警预报业务系统

1300

225

1075

2007-2010

2.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

700

130

570

2009

3.人工影响天气系统

800

 

800

2008-2010

4.气象灾害评估系统

100

 

100

2009

(三)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1960

1960

 

1.决策气象服务系统

50

 

50

2007-2008

2.公众气象服务系统

1380

 

1380

2007-2010

3.专业气象服务系统

100

 

100

2008-2010

4.气象天文科普博物馆

430

 

430

2007

(四)信息与技术支持体系

3620

50

3570

 

1.气象信息采集处理共享中心

2770

 

2770

2006-2007

2.气象信息网络系统

700

 

700

2006-2007

3.气象装备维护及保障系统

150

50

100 

2006-2007

  

12245

1085

11160

2006-2010

编制时间:二〇〇五年十月九日

编制单位:东莞市气象局

编写人员:贾天清、陈明先、陈润全、伍保科

联系人:伍保科

   话: 22457107

电子邮箱:wbk55555@163.com

广东省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