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9-03-02 11:24

2009年是全市上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关键一年。做好2009年气象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2009年工作安排,找准气象工作的切入点,全面落实市政府111号文、188号文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着力建设现代公共气象服务、综合气象观测、预报预测、科技和保障的气象业务“新体系”,推进气象服务优质、气象基础设施完善、气象综合实力强、队伍结构合理的“新气象”,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为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发挥气象保障作用。 

(一)始终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放在首位,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新机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象灾害多发易发频发,气象防灾减灾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为我市社会经济双转型发挥气象支撑和保障作用。一是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与交通、水利、电力、民政、公安等部门应急预案的对接,建立部门内及部门间的应急工作流程,积极推进“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气象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二是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规划。分别组织完成《东莞社会经济发展气象需求分析报告》、《东莞气象灾害风险区域规划》,针对风险区划确定的重点防御地区实施重点防御区标定,突出防御重点,明确防御目标,提出灾害风险规避防御措施。初步对城乡规划、重大工程等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微环境评估工作正式业务化,为东莞的产业升级和打造宜居城市作出贡献。三是加强气象协理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编制工作手册,开展业务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建设协理员网站,发挥他们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报告、防灾应急处置等工作中的作用,同时积极向学校、企业、居民小区延伸,充分发挥协理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在基层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四是强化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东府办〔2008〕82号)精神,从2009年起每年的3月份为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月,要联合市政府应急办、市水利局等单位,深入开展各种宣教培训和演练等活动,着力推进气象科普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以“行动起来、节能减排”为主题开展气候变化宣传,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水平。

(二)全力以赴做好全年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工作,减轻影响和损失。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的工作要求,坚持气象为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为首位,全力以赴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等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决策气象重点放在生产建议,继续完善传播手段实现针对决策指挥人群的“有效时间、有效信息”。公众服务应及时做好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发布和传播工作。专项服务要全面做好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重大工程的气象保障,发挥气象服务经济建设的作用。提升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水平,编制《东莞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规划》,加强农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强化农情调查,建立园区农业和特色为主的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积极与体育局联系,跟进在东莞举办广州亚运会比赛项目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三)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秉承“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  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和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东莞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方案》的规划,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公共服务手段,丰富公共服务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建立和完善全市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一是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整合现有预报、服务队伍,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成立东莞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实现机构实体化。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明确重点发展项目。将气象影视服务、手机短信、预警显示屏、手机小区广播和东莞气象公众网建设作为重点发展项目。进一步规范预警信号发布的内容和形式,统一发布口径,进一步扩大灾害性气象信息覆盖面,真正实现气象信息覆盖到“最后一公里”。三是积极开展需求和效益评估。建立客观定量的公共气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建立有效的用户(包括决策者、公众、专业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评价、建议收集、分析、评估、反馈机制,从而增强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深度。四是积极争取承担市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该平台上连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下连镇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发布系统,横向连接相关各局委办应急指挥,负责发布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公共事件预警信息。通过对此平台的升级、改造,提高信息发送速度,扩大信息覆盖范围。

(四)完善分灾种的业务系统建设,实现分区预警、精细化分区预报。针对影响东莞的重大灾害性天气,尽快完善分灾种的业务系统建设。一方面继续完善已经建立的台风、暴雨、高温、强对流、内涝等预报业务系统,建设雷电、污染扩散模式、灰霾等业务系统。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借用外脑整合综合观测数据,建成质量控制、数据入网、统计、查询、分析、图形显示等数据中心,发挥建成观测项目在预报、服务中的作用和效益。面向以镇域经济为主的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完善由高性能计算机支撑的东莞精细化镇区数值预报模式,实现与省局精细化预报系统(SAFEGUARD)衔接。争取年内开展分区预警,分级别预警,并实现预警信息小区广播。预报预测体系重点放在精细化镇区数值模式、分灾种灾害天气预报系统建设、暴雨内涝业务系统和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建设,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五)以气候生态站建设为重点,完善全市气象布局,提升现代化水平。一是建设五个“片”。按照市政府188号文件要求,在松山湖、清溪、麻涌、沙田和常平分别建成一个25*35米标准观测场、一幢500平方米数据处理科普中心,与中心点形成覆盖全市集气象、生态、环境、资源等一体网络,逐步承担专业观测、区域服务和区域科普的功能。二是做大做强“点”。作为位于板岭的全市气象综合探测、预警预报和科普中心,积极争取2009年应急科普中心立项,扩大中心的发展空间和完善功能,提高中心应急的硬件水平建设。着力提高气象为民生、生态服务的能力,继续落实“十一五”规划的观测项目建设,建立完善雷电、酸雨、臭氧、大气成分、土壤墒情、海洋气象、交通气象、GPS水汽等专业观测网。三是完善全市“面”。确保32个镇区的100个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在每个镇区已经落地的自动站增建气压和湿度。四是完善气象装备保障体系。完善监控系统,规范保障流程,提高保障效率。做好海量存储项目工作。

(六)依法发展气象,确保全市防雷减灾等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稳步持续。当前,防雷事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要从理顺关系、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培养人才入手,积极推进防雷事业的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强化监管与规范发展并重,强化气象主管机构的防雷组织管理职能,加大防雷技术服务监管力度。完成防雷基础业务系统建设,逐步使防雷基础工作实现业务化、制度化、科学化。学习全省一些市经验,加强雷击风险评估业务。加强防雷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并公开办事程序,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给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同时,进一步规范手机短信、影视、信息电话等气象科技服务运行和管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内涵和服务水平,保持气象科技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七)加强管理,建设一支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队伍。按照市委有关要求,把香港天文台和新加坡气象局作为我局学习标杆,学习借鉴这些地方的先进经验,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中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将考核分为理论业务学习、廉政勤政、履行职责能力、工作实绩等量化评分标准,半年和年度考核相结合。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积极深化以岗位聘用管理为主的事业单位改革;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形成梯次分明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领军人物的核心作用和专业技术骨干的主体作用;加强继续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加强聘用人员的管理。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三是抓好科技创新。紧紧围绕业务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加强气象科研工作,气象科研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原则,走紧紧依靠省局各直属单位和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四是抓好效能建设。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和岗位考核制度,以健全效率机制、考核机制、督查机制、激励机制作为重点,完善管理、规范行为、提升能力,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八)加强作风建设,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一是抓好党建和廉政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律师顾问制和年度内部审计制。重点完善三重一大、财务管理、规范化管理、局务公开、向地方纪委汇报工作、述职述廉述学等制度,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和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一个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切实解决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的问题。勇于创新,敢于负责,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对负责的工作要一抓到底,“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在全局倡导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风气,选好用好那些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干部。三是抓好和谐部门文化建设。进一步关心职工生活,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关心、关爱退休老干部,扎实开展文明对口交流活动,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氛围。

广东省气象局